针灸学拔罐法课件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

ID:19672570

大小:8.5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4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_第1页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_第2页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_第3页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_第4页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拔罐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拔罐法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拔罐方法。2.熟悉拔罐的作用、适应证和拔罐的应用注意事项。3.了解拔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罐的种类。教学内容概述第一节拔罐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罐的种类第三节拔罐的方法第四节拔罐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第五节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概述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施术部位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定义特点工具:罐燃烧拔罐法方法→形成负压→吸附皮肤抽气作用:负压、温热等刺激目的:治疗疾病第一节拔罐的起源与发展玻璃罐用具:兽角→竹

2、罐→陶罐→金属罐→抽气罐电拔罐方法:燃火排气→煮水排气→抽气排气拔罐法的演进单罐→多罐拔罐形式闪罐留罐→形式:走罐药罐单独拔罐→综合运用针罐刺血拔罐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兽角拔血治疮疡的记载。唐代出现清代第二节罐的种类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陶罐抽气罐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10厘米不同长度磨光而成。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易燥裂而漏气。玻璃罐用透明玻璃制成,中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分大、中、小3型。优点:质地透明,能直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等情况,吸附力

3、大。缺点:容易破碎。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实,大小不一。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温消毒。缺点:质重易碎。抽气罐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的透明塑料罐组成。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缺点:无温热刺激。第三节拔罐的方法一、吸拔方法二、起罐方法三、拔罐法的运用(一)拔罐前的准备常用物品:各种罐具、燃料、消毒用品、镊子等。应用刺络拔罐、抽气罐、药罐、及煮沸法要准备其他相应物品,以便选用。吸拔方法吸拔方法(二)拔罐的方法操作要领:1.火罐法原理: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常用方法: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除罐内部

4、分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皮肤。①罐具的大小与深度;②罐内燃火的时间;③扣罐的速度。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架火法轻、快、准、稳闪火法用镊子挟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贴棉法将直径约为2厘米的95%乙醇棉球,贴在罐内壁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注意棉球上的乙醇量要适中,以免滴下烫伤皮肤。本法多用于侧面横向拔罐。投火法将折叠的软质纸卷(或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本法多用于身

5、体侧面拔罐。架火法取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95%乙醇棉球,放在应拔的部位上,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上。将竹罐放在锅里加水煮沸,使用时用卵圆钳倒挟罐底,甩去罐内水,用湿毛巾迅扪罐口,乘热拔在施术部位。本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但吸附力较小,操作时宜快捷。2.水罐法吸拔方法3.抽气法(1)连体抽气罐:将连体抽罐扣在施术部位,用抽气筒将罐内空气抽出,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罐。(2)分体抽气罐:将抽气唧筒与罐的活塞嘴对接,连续抽拉唧筒至适宜的负压为止。吸拔方法二、起罐方法医者双手配合,一手拿罐,另一手

6、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下罐口边缘的皮肤,或将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空气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若罐吸附过强时,不可力猛拔,以免损伤皮肤。三、拔罐法的运用1.单罐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2.多罐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3.闪罐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适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症等疾患。4.留罐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min~15min。此法一般疾病及单罐、多罐皆可应用。5.走罐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将罐拔住后,往返推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本法适宜于面积较大

7、、肌肉丰厚的部位。6.药罐(1)煮药罐(2)贮药罐7.针罐即留针拔罐,此法针罐配合,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8.刺血拔罐刺血后拔罐,适用于热病、痛证、瘀血证及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第四节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一、拔罐法的作用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现代医学:(一)负压作用(二)温热作用(三)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温热作用加强新陈代谢促使提高免疫功能疾病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调节作用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好转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良性刺激机体负压作用

8、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促使功能恢复正常类组织胺物质教学参考二、拔罐法的适应范围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100多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病症拔罐部位罐法感冒、咳嗽胃肠疾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面瘫落枕肩周炎风寒湿痹痛经疮疡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肺俞、风门、大杼脾俞、胃俞、大肠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