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

ID:19680638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4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_第1页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_第2页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_第3页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_第4页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责机制与网络问责创新内涵的实证检验  []X络问责是一种近年来在中国持续发展并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新的问责类型,其新在何处值得研究。本文以行政问责实践机制所包含的问责发起机制、启动机制、处理机制为分析纬度,对抽样的135个X络问责事件进行内容分析,检验结果显示,X络问责具有创新内涵,主要体现在对发起机制的议题设置和议题传播运行方式的改变,这两个要素以X络作为活动平台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呼喊发起方式,突破了话语表达渠道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议题多对多的传播,推动了公众参与问责活动的发展及影响的扩展,但是,X络问责在问责主体、问责启动机制和处理机制等构成上没有明显变化,仍然受制于传统体制

2、的影响。因此,X络问责只是一种发起方式的创新,而并非问责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X络问责;问责机制;公众问责;议题设置;议题传播  []D035[]A[]1006-0863(2013)09-0025-05  作为一种新的行政问责方式,对于X络问责的认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X络问责新在何处?从国内学术研究看,只是在2008年之后,相关研究才开始出现。综合来看,相关观点主要有:认为X络话语权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在行政问责中使得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增加[1];归纳X络问责有方式的匿名性、言论的充分自由性、对公众人物的去权威性、问责手段的多样化等新特征[2];认为传统媒体的介

3、入和公众的参与促成X络公共舆论的形成,分为议题设置,观点辩论,共意形成三个阶段。[3]另外,还有文章认为X络问责是实现了公民问责范式的转换。上述研究在同类研究中较有代表性,为认识X络问责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是,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是以例举的方法进行归纳,显然,这种研究方法不适宜对于社会活动总体状况进行判断。  本文认为,对X络问责新在何处予以判断,相关的研究工作有两个重要内容:首先是要确定以什么标准作为判断新或者新的深度的依据。行政问责是一种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新是针对已有的问责活动形式的对比,因此,分析新,必须建立合适的分析纬度,作为比较的架构;其次是要以合适的经验资料,对一段时期

4、内的X络问责实践活动从整体上予以实证分析,对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征的总体把握,经验资料的验证能提供更为可靠的归纳结果。这些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以行政问责实践机制的内涵构建分析纬度,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以一个由X络平台发起,涉及党政部门或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有完整处理结果的X络问责事件为抽样选择对象,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为抽样单位(兼顾抽样的效度和信度),对其所刊登的2003年至2012年X络问责事件予以整群抽样,共获得135个X络问责事件,根据相似的抽样方法获得57个公众问责事件。根据这些问责事件中的内容分析特征,对相关分析和假

5、设予以检验,在此基础上对X络问责的创新内涵予以归纳。  一、行政问责实践机制内涵与分析纬度  问责一般表现为不同社会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如A和B之间的责任委托、授权、履行和监督关系。在这种关系构成中,一方是以个人或机构形式出现,处于被质问和要求回答的位置;另一方是以群体形式出现,他们对前者的绩效寄予期望,处于质问的位置。[4]一种问责关系的形成、一个问责过程的完整实施及问责效果的实现,就是一种社会活动,控制问责这种社会活动效果实现并能重复进行的就是问责机制,这种机制能够迫使问责对象对其绩效表现予以回应,并且承受各种问责结果。[5]问责机制的构成,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素:问责主体和问

6、责对象、问责程序及方法、问责范围及内容、问责标准和问责效果。  从行政问责内容体系和运行过程看,按照社会机制层次构成观点,在行政问责这个总体运行机制下包含有局部运行机制,也可以称之为局部工作机制,主要存在问责运行的三个阶段或者表现为三种局部工作机制:发起机制,由问责主体围绕某一个事件或问题发起质询、产生影响;启动机制,决定问责启动的部门或负责人对问责质询给予认同反应、启动问责;处理机制,由问责执行部门调查取证,整理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及必要的给予问责对象信息反馈,由相关部门和负责人执行处理结果。  一种问责类型的构成和运行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上述三种工作机制的内涵所决定,观察一种新

7、的问责类型内涵构成,可以将已有的问责类型的实践机制作为判断标准,比较它们在三种工作机制内涵构成上的异同,判断其新的内容及新的深度构成状况。因此,行政问责实践机制中包含的三种局部工作机制发起机制、启动机制和处理机制的内涵构成,可以作为从行政问责视角观察X络问责创新内容的分析纬度。  二、X络问责实践机制及创新内容构成检验  根据行政问责实践机制所包含的三种工作机制和抽样的问责事件,本文对X络问责在2003年至2012年的运行状况和实践内容进行分析,并与同一时期的公众问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