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

ID:19893514

大小:107.2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7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_第1页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_第2页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_第3页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_第4页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矿井水害调查报告(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矿井水害调查报告编写:李相志审核:张有德矿总工:朱述川矿长:杨德谦二0—一年四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及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不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的规定要求,我矿也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并掌握了水害情况,制定了防治水害的计划和安全措施,并进行实施。第一章矿井概况鸿运煤矿井位于贵州省黔丙县泰来镇,矿井走向长约1.5km,倾向宽约1.8km,井田面积约2.6558km2。该矿于2002年由贵州煤矿设计院设计,初步设计为15万吨/

2、年。中采区为3万吨/年,东采区为12万吨/年。2009年7月贵州平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为东采区15万吨/年。井田内有9、12二层煤层,其中9煤为主采层,平均厚度2.6m,9、12煤层为全部可采,该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第二章地质特征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至第叫系,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茅口组(P2m):仅出露矿山两部,范围小,主要为灰色或浅灰色灰岩,隐晶〜粉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厚度不详。2、峨眉山玄武岩组(P:4)出露于矿山西部,岩性主要为浅灰一灰色凝灰岩,致密块状,坚硬,具斑状构造,与下伏茅口

3、组地层成假整合接触。3、龙潭组(P3L):本组厚142米〜170米,平场160米,本组为海陆交互相,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灰岩、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根据岩性,岩相组合及含煤特征,将该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二段:下段(PaL1)龙潭组底界至标四,底界为薄及中厚粉砂岩,灰岩、泥灰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含可采煤12号一层,不可采煤13、15二层。一般厚度85米。上段(P山2)长兴组底界至标四底界,为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灰岩泥灰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主要含可采9号煤一层,不可采煤4、5号煤二层,一

4、般厚75米。4、长兴组(P3C):灰岩,深灰色,分品〜微晶结构。厚层状至块状,顶板夹3〜4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屮上部夹2米左右的泥质粉砂岩,屮部为灰岩,一般厚23米。与下伏龙潭组地层整合接触。5、夜郎组(Tiy):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1)沙堡湾段(V):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紫灰、灰绿色,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上部夹泥岩薄层灰岩,一般厚度11.37米。2)玉龙山段(T,y2):分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以薄一屮厚层泥质灰岩为主,厚约45-90米,一般70米。上亚段以中厚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质灰岩,广泛分布于矿山中北部,厚约220-300米,

5、一般280米。王龙山段总厚度350米左3)九级滩段(T,y3)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广泛分布于矿区外北部,厚度一般60米,全矿区厚度变化小。6、第四系(Q)主要出露于矿山煤层露头及屮部沟谷,地洼地段,多为耕地,岩性为P止风化残积物及Tiy风化残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5米。(二)构造①总体形态:矿山西部构造形态为一轴向为一轴线方向为北东向的背斜构造,即岩脚背斜,东部为北东向的单斜构造,倾向近北向。沿走向方向,地层倾角变化不大,沿倾斜方向,背斜南翼较陡,倾角一般35°。北翼较缓,一般12°。②断层:矿区内发现有断层3条,即F,、F2、F3A)F,断层:由

6、区外经矿山内新压过倪家寨向北延伸,矿山内长约5⑻米,倾角75°,正断层,落差35米,地面露头点较清楚。B)F2断层:由区外店场至龙家坝出矿山,矿山内长约6⑻米,走向近北向,倾向近东,倾角75°,正断层,断距约50-80米。C)B断层:井下巷道有揭露,正断层,倾向正东,该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构造类型: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三)煤层①含煤性:本矿山,含煤地层龙潭组厚142-177米,平均160米,含煤10-20层,一般10层,煤层总厚8.62-14.2米,一般12.3米,含煤系数7.5%。含主要可采煤层二层(9、12号煤层),厚2.33-3.8米,一般3.3米,

7、主要可采含煤系数2.06%o②可采煤层:含可采煤层二层,即9、12号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9号煤层:俗称“大股煤”,黑色,粉粒状,细条带状结构,半亮型。下距12号煤层约30米,顶板为泥岩,局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一般0〜1层夹矸,可采平均厚度,F2以东为2.0米,F2以丙为2.5米,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厚度稳定,为全区可采煤层。12号煤层,俗称“小二股煤”,黑色细〜屮条带状结构,半亮型,一般无夹矸,可采平均厚度0.80米,结构简单,厚度稳定,顶板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泥岩,全区可采。综上所述,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8、1一3—1。表1—3—1煤层特征表觀齡平均厚度(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