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调查报告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

ID:8498152

大小:9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29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_第1页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_第2页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_第3页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_第4页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水害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沙县安洛XXXX煤矿贵州省XXXX煤矿水害调查报告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编制:XXXXXXXXXXX煤矿二0一一年三月金沙县安洛XXXX煤矿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整,2011年3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测绘、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邻矿井的资

2、料搜集,编写此报告。二、矿井概况1、地理及交通位置XXXXXXXXX煤矿(整合)矿区总体呈一不规则多边形分布,矿区范围东西长0.87——2.07km,南北宽0.49——1.01km,地理坐标:东经106°05′50″——106°07′05″,北纬27°20′20″——27°20′53″。XXXX煤矿位于金沙县城310°方位,距XXXX城区约28km,行政区划属XXXX管辖,距安洛乡约2.5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方便。2、地形地貌矿区属云贵高原中高山地形,地势南部高北部低,海拔最高处位于南东部的大坡,海拔为169

3、7m,最低处位于矿区北西部,海拔为1463.2m,相对高差233.8m。评估区为中低山构造侵蚀—剥蚀缓坡沟谷地貌,山坡为砂、页岩、灰岩,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岩石风化程度高;山麓为残坡积物堆积形成的缓倾斜的坡积地貌,一般地形坡度5—35°。3、地表水金沙县安洛XXXX煤矿本地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内井泉分布在村寨附近,流量受大气降水制约,旱季小,雨季略大,一般仅供生活用水。矿区地势北部低,南部高,沟谷较发育,地表水主要从冲沟排泄,排泄条件良好。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矿区东面的安洛河出口,标高约1250m。煤层赋存标高在12

4、50—1550m之间,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4、气象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每年5—8月平均气温22—30℃,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期、凌冻期,最低温度达-10℃,年降雨量大于1100毫米。本县的灾害性气候多,冰雹、暴雨形成的山洪危害较大。5、矿区范围与相邻关系:本矿属于整合矿井,由原贵州省XXXXXXX煤矿与XXXX煤矿整合为XXXX煤矿。矿井扩能后的采矿权范围由10拐点坐标圈定(见下表),面积:XXXXkm2。开采深度:标高为1460——1000m。生

5、产能力30万吨/年。XXXXXXXXXX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拐点号XY012345678金沙县安洛XXXX煤矿96、周边矿井情况区内老窑多,老窑中均有积水,积水量一般数十吨至数百吨不等,由于老窑采深多在煤层露头下斜深50m以浅地带,开采时应避免在这一地带布置采区,以防止小窑突水造成灾害。对煤层的浅部开采有一定影响,巷道掘进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探放水措施。7、矿井开采情况矿区内主要开采C15,C9煤层,原来贵州省XXXX煤矿的矿区范围内C15煤层已经开采一部分,C9煤层基本未开采。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走向长壁式采煤,斜井为单

6、钩串车提升,并列抽出式通风。截至2010年6月底,矿区内开采消耗原煤46万吨,开采损失12万吨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属云贵高原中高山地形,地势南部高北部低,海拔最高处位于南东部的大坡,海拔为1697m,最低处位于矿区北西部,海拔为1463.2m,相对高差233.8m。评估区为中低山构造侵蚀—剥蚀缓坡沟谷地貌,山坡为砂、页岩、灰岩,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岩石风化程度高;山麓为残坡积物堆积形成的缓倾斜的坡积地貌,一般地形坡度5—35°。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矿区东面的安洛河出口,标高约1250m。区内属亚热带季

7、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每年5—8月平均气温22—30℃,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期、凌冻期,最低温度达-10℃金沙县安洛XXXX煤矿,年降雨量大于1100毫米。本县的灾害性气候多,冰雹、暴雨形成的山洪危害较大。2.井、泉、溪河区内无大的河流,主要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流及冲沟,本地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内井泉分布在村寨附近,流量受大气降水制约,旱季小,雨季略大,一般仅供生活用水。矿区地势北部低,南部高,沟谷较发育,地表水主要从冲沟排泄,排泄条件良好。3.地层含、隔水性1)二叠系中

8、统茅口组(P2m):厚度大于100m,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强。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厚度95—110m,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厚35—55m,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及沙堡湾段(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