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

ID:19896080

大小:11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7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_第1页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_第2页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_第3页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_第4页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基础大纲.doc-课程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8122780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学分:4周学时4(16周)面向对象:生物医学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无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生命科学基础是非生物专业的生物基础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形式,以及生物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英文简介Generalbiologyisabasicbiologicalcoursefornon-biologymajorstudents.Theonetermlongcoursehasageneralintroductionforthechemistryofli

2、fe,thediversityoflife(includingmicroorganisms,plantsandanimals),evolutionandtheinteractionbetweenhumanandthenature.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生命科学基础是医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宏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且包括微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本质的一致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树立生物体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及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进化论的观点;培养学生观

3、察、分析生命现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医学院各门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二)可测量结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基本概念包括生命起源,生命的化学基础,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的健康,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按顺序提示今后内容、答疑、公布讨论主题等);b.课后阅读和团队合作(按照讨论题内容进行和课堂推荐参考文献,分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发言起草工作);c.9讨论课(由主题发言和质疑-应答两

4、个环节组成,学生在讨论中如能进行尖锐质疑,则会在其绩效记录中有所体现);d.期末闭卷考试课程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生物研究的认识,培养对生物研究的兴趣。说明:由于课程的性质,授课教师将特别重视讨论环节,每位选课同学在课程开设期间须至少发言3次,作为听众的同学如能对他人发言进行有分量的评价和质疑,可予以加分。教师也将当场或下次授课时对讨论课情况进行点评,对存有的疑问进行解答或评论。(二)考试评分与建议期末考试占40%,讨论课发言占30%,课程作业(专有名词解释,小讨论)占30%。四、教学安排第一次:生命科学导论1.课程介绍、教

5、学方法、考试形式等;2.生命起源与,进化,与生命的多样性;3.生命科学学科历史、发展及其分支学科,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特点;4.生命科学基本理论概述: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中性突变理论、中心法则等;第二次:生命的化学基础1.糖,生命的燃料与构成元件:单糖、双糖、多糖以及主要功能,糖摄入和肥胖的关系;2.脂类:饱和脂肪酸、甘油磷脂及其衍生物磷脂酰胆碱、类固醇(例:胆固醇)、萜类(结构单位为异戊二烯)的结构式、脂类的主要功能,与人类健康的关系;3.蛋白质,生命的体现者:氨基酸及其通式,肽键,a-螺旋,b-折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二、三、四级);蛋白质的变构与变性;4.核酸

6、,遗传基础:核苷酸结构,DNA与RNA的差异,DNA双螺旋结构,RNA的主要类别;磷酸核苷(例:ATP),环磷酸核苷(例:cAMP)。第三次:生命的细胞基础1.细胞基本形态,细胞器与功能;2.真核、原核细胞:主要介绍两者在细胞核和膜系统方面的差异;3.植物、动物细胞;主要介绍细胞壁、液泡与质体三种结构的差异;4.细胞代谢:主要介绍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91.细胞核基本构成、遗传物质基础2.细胞周期;主要介绍核被膜的裂解与再生,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运动等;G1期、S期及G2期的特征。第四次:专题1:细胞通讯,细胞膜与细胞受体第五次:小组讨论1:肿瘤靶向药物设计策略与耐药性产生机制第六次:

7、病毒与人类1.病毒起源与生命进化;2.介绍病毒基本结构、功能与病毒分类,病毒研究的当前热点,比如巨病毒,病毒与物质循环;3.病毒与病毒病:举例常见人类疾病病毒;病毒载体与现代医学研究工具第七次:原核生物-细菌(1)1.古生菌和真细菌;2.细菌的结构与功能,抗菌药的作用方式与耐药;3.细菌的繁殖、代谢方式;第八次:原核生物-细菌(2)1.细菌对人类的益与害;2.蓝藻及原绿藻的结构,生物能源。第九次: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起源1.真核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