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

ID:1995576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_第1页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_第2页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目的:改进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寻找延胡索总碱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优选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酸碱度对延胡索乙素的得率有极显著的影响。结论:采用碱性甲醇提取最佳。【关键词】延胡索;延胡索乙素;HPLC;提取工艺;含量测定  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以延胡索甲、乙、丑素等为主[1]。延胡索甲、乙、丑素等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以乙素作用最强[2],其总生物碱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

2、解痉及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律失常等作用[3]。控制延胡索的质量,多以延胡索乙素作为首选成分。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延胡索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选出提取延胡索的最佳工艺条件。  1仪器与试药    日本Shimadzu公司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CR6A数据处理仪,日本Shimadzu公司AUE210电子天平(1/10000);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自制超纯水;延胡索乙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延胡索药材由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提供。  2方法与结果  2.1正交实验法优选延胡索醇提工艺根据延胡索总碱的理化性质,

3、考察提取溶媒及提取溶剂的酸碱度等因素,设计了2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考察延胡索最佳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  表1因素水平表(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正交实验结果(略)  注:由试验结果看出:A3B3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2.2样品制备[4-5]称取延胡索150g,加提取溶媒(1500mL,3h;1200mL,2h)回流提取,过滤(100目),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稠膏,水浴蒸干。  2.3各样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2.3.1测定条件[6-7]色谱柱:SpherisorbC18柱(250mm×4.6mm,1

4、0μ3m),流动相:甲醇∶水(乙二胺调pH9.5)为65∶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nm,进样量:15μL。  2.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延胡索乙素对照品2mg至50mL容量瓶中,甲醇溶解定容,摇匀,制成0.04mg/mL的对照品溶液。  2.3.3标准曲线制备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3,6,9,12,15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54.2+295155x,r=0.9999,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12-0.6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2.3.4精密度试验

5、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重复进样6次,测峰面积,结果RSD为0.89%。  2.3.5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样品0.5g,按样品含量测定方法处理,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同一批号6份,计算含量,结果RSD为2.25%。  2.3.6稳定性实验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在0,0.5,1,3,5,7和24h分别测定,结果RSD为1.20%,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  2.3.7加样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延胡索样品1g,分别精密加入适量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按2.3项下操作,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0.50%。  2.3.8样品的含量测定精密

6、称取样品0.5g,置锥形瓶中,加入苯20mL,乙二胺1滴,超声处理20min,过滤,挥干溶媒,残渣加入0.1mol/LHCl10mL溶解,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精密吸取滤液15μL注入色谱仪,3次测定结果平均值为0.09812%。  3讨论  3.1酸碱度、溶媒对延胡索乙素得率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溶媒的酸碱度对延胡索总碱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有极显著的意义,延胡索总碱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碱性甲醇提取。  3.2流动相中添加剂的加入对分离的影响实验发现,流动相中加入乙二胺可以控制延胡索乙素的拖尾,并提高柱效和分离度,提示当实验分析生物碱成分拖尾较严重且柱效

7、不高的色谱柱时,可以通过加入少量胺来改变峰的色谱行为。  3.3提取溶剂的选择以甲醇、乙醇、苯、乙醚为溶剂分别超声处理20,30,40min,结果表明,以碱化后的苯为溶剂,超声处理20min,挥干苯,再用0.1NHCL溶解,可以去除大部分极性较大的杂质,而且提取率较高,色谱峰形良好。  3.4色谱柱的选择本文考虑色谱柱及流动相等的检测成本,采用了ODSC18色谱柱。3  3.5外界条件对延胡索乙素的影响延胡索乙素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受阳光照射和温度影响,受光热作用易分解,脱氢氧化为结构稳定的巴马汀,制剂回收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提取时(50℃)延胡索乙素部分分解

8、所致。在实验操作当中应尽量避免受热。【参考文献】  [1]黄康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