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ID:20066118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_第1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_第2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_第3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陈维铭,钱涯邻,王馨然【摘要】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其对各证型ACI的防治意义。方法回顾研究152例ACI初诊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定量测定发病第3、7、14日的血浆D-二聚体,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I各证型在发病后第3日和第7日的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上述两个时段,ACI各证型的血浆D-二聚体升高程度各不相同,其中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以痰血瘀阻为主的证型明显高于

2、其他两型(P0.05);第14日,ACI风火上炎证和阴虚风动证的血浆D-二聚体均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较第7日稍有下降(P>0.05),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风痰瘀阻证较第7日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ACI痰、瘀证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ACI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的客观依据。【关键词】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中医辨证分型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distributionfeaturesandthechangetendencyofD-dimerindifferentTCMsynd

3、rome-typesentofACIofvarioussyndrome-types.MethodsClinicaldataof152patientsofACIe-types,fivesyndrome-typese(H).Onthe3rd,7thand14thdayaftertheACIoccurred,D-dimerinedrespectivelyandthenparederinalloffiveTCMsyndrome-typesonthe3rdand7thdayeronthe7thdayerincreaseddifferentlyindifferentsyndrome-typesdu

4、ringthetorblood-stasispredominantsyndrome-types(erofQDBSandPHBE,decreasedparedarkab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1).Hoerofsyndrome-types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内血栓形成时,血液中产生大量的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其生成和增高反应了血液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被激活。研究表明,D-二聚体是进展型缺血性卒中(SIP)的独立预测因子[1]。为进一步研究D-二聚体与ACI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5、我们通过回顾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二聚体在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寻找其变化规律,旨在探讨D-二聚体对各证型ACI的防治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ACI诊断标准[2],并辅以头颅CT或MRI检查。中医辨证分型根据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将脑梗死分为5种证型: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  1.2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上述ACI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②均为首次急性发病,病程3d;③排除心房纤

6、颤、严重感染、肝肾疾病、伴有脑出血和脑占位性病变者;④所有病例在研究过程中均未使用抗凝、溶栓等影响机体凝血和纤溶的药物。  1.3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中医科2005-2008年诊治的ACI初诊患者,共152例。其中风火上炎证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8~75岁,平均(62.2±11.8)岁;风痰瘀阻证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7~76岁,平均(61.9±12.3)岁;痰热腑实证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0~79岁,平均(65.7±12.6)岁;气虚血瘀证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7岁,平均(62.9±12.4)岁;阴虚风动证组27

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3.7±10.9)岁。另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64.5±9.4)岁。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4观察方法  首次确诊的ACI患者由主治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经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专家最后审验。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ACI患者发病第3、7、14日的血浆D-二聚体。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