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ID:20102681

大小:5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0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_第1页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_第2页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_第3页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_第4页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储东涛教授“小康”一词最早见于史册,是《诗经•大雅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说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安逸的生活。孔子把“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把以礼为标准决定是非,成就信用,惩罚过失,倡导仁爱,讲究谦让的社会称为“小康”。我国近代史上的康有为写了一部《大同书》,“大同—小康”思想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也受到了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的影响。在20世纪前50年,“耕者有其田”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小康”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是和农民的“温饱”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邓小平首次使用

2、“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以“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来表明和衡量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使用“小康”概念。1983年,邓小平视察苏州,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构想。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年7月23日,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由四大类18项指标组成的《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对全省及各市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江苏”,这是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给我们描绘一幅美丽的崭新愿

3、景。近几年来,为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江苏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继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等6个县级市2005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后,2006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部署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战略目标,并要求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只有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才算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实实在在的全面小康。《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这讲课程,将从几个方面具体讲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

4、系的确立和这些指标的实现进度。现在我们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章进行讲解:一、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二、体系指标框架、指标解释和指标目标值三、区域实现时序分析四、2006年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检测其中,第二章和第四章将是我们本次学习的重点。第一章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根据什么样的原则呢?体现党的十六大精神体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体现百姓生活水平体现分类指导原则体现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第一方面体现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惠及和六个更加,即“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

5、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6、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要求,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着重反映“三个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可续内涵,细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力求充分体现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这是整个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第二方面体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两个率先”是新世纪江苏发展的历史性定位,是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的工作追求。江苏作为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一是全面小康的实现时间应早于全国,要快于全国的发展速度;二是要在实现强度和程度上,实现的位次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前三位,体现江苏应排列在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第三是要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真正把全面

7、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各项决策和具体工作中去,体现全面小康建设的协调性和均衡性。第三方面体现百姓生活水平富民优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江苏实践中的具体化,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落脚点。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只有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真正实现小康,才能体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第四方面体现分类指导原则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加快各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的全面小康进程,事关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