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自体心理学

经典自体心理学

ID:20120609

大小:2.5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0

经典自体心理学_第1页
经典自体心理学_第2页
经典自体心理学_第3页
经典自体心理学_第4页
经典自体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自体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自体心理学徐钧dhiti@sohu.com课程目录共4轮,每轮3天,十二天第一轮:经典自体心理学第二轮:现代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精神分析第三轮:自体心理学深化治疗:诠释技术第四轮:现代自体心理学:当下时刻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共同的基础精神分析共同的技术移情移情的诠释阻抗的消除自由联想和解梦技术什么是自体心理学Kohut(科胡特)创立1913—1981深入自我价值感(自恋,人的主体存在感),理解人际关系与主体关系的心理疗法自恋不作为一种病态情况而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来描述明确工作目标:自体心理学对症状的分类精神病

2、:核心自体没有成形,中心空虚但却有完整周边防御结构,包括精神病和严重的边缘人格障碍等自体缺陷障碍:核心自体发展,但有缺陷的人格或行为障碍,例如自恋人格障碍等结构—冲突官能障碍:俄底浦斯神经症等等科胡特认为俄底浦斯障碍是次生问题,其原因实际是父母的不共情孩子自体的后果自体心理学的一个理念基础和两个重要技术理念:自恋及自恋的暴怒自恋的暴怒,来自环境对自体的不共情和曲解两个技术:1.潜意识到意识2.情感的矫正经验生物应对挫折反应:攻击、回避、木僵L:我觉得你的解释不对。T:或许你可以澄清一下解释什么地方不对?L:我无无法

3、搞清楚什么地方不对,但不能接受。T:或许你对解释的不接受,是对父亲的一种拒绝。因为他早年没有关心你。L:你的依据是什么?T:你早点与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他一直不关心你。L:是的,他没有关心我。我同意。但和你现在的解释不对有什么关系。T:这是一种移情关系。L:那是你书本里写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就讨厌你们这些咨询师这样。T:我注意到当我和你讨论与你父亲移情的时候,你就开始讨厌,而你的咨询师又都是男性,这其中难道没有关系吗?L:那是你的“关系”,我很佩服你,但我对谈这个有点累了,我们谈点别的吧?自体客体经验一种由客体提

4、供的自体的体验性情感经验是一种彼此融合式的自体经验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区别和比喻共情与自体客体经验:Kohut和RogersKohut共情,重视了共情的深度和质量Rogers共情,重视广度,但在质量上没有论述当代的观点将这两者引为互相补充。浸泡:共情性研究方法(分析师)奉献其生命来帮助他人,籍助于对他人的内在生命之同理浸泡所获得得洞识......分析师必须努力不要像个程序设计良好的电脑......分析师的回应需要其人格的深度层面之参与。——Kohut,1978现代自体心理学的原则“分析师必须观察被分析者的行为,并对他的

5、联想开放地倾听,我指的是他必须抗拒诱惑,不能将对病人的理解压缩成任何他所持理论的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僵化模型中那可能是克莱因派、栾克学派、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经典精神分析(包括自我心理学),或甚至是自体心理学派的。 他必须等待到能够更精确地了解病人需求的本质,才能经由比较正确的解释,向病人传达他的理解。“(1984)贴近体验和远离体验借助贴近体验性共情观察,理解来访者的“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而是一种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借助远离体验的观察,得到对来访者自体发展障碍的认知自体心理学的经典治疗模型

6、与夸大自体相关镜映移情镜映移情:是指来访者试图得到治疗师的肯定的需要或欲望.案例片断次生的镜映:当来访者的理想化需要没有被回应或被拒绝时,来访者可能会发生次生的镜映状态治疗共情的广度与理想化自体相关 理想化移情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助你维持自体系统的稳定性。(Basch,1986)案例:我想你我能够找到的唯一治愈我的治疗师与另我自体相关的密友移情在治疗关系中,来访者需要与治疗师产生相同感或亲和感的连结

7、反应。案例片断:一杯水、一个小礼物夸大的融合式移情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Bruce断裂和修复技术:情感的矫正经验自体客体关系的断裂(非创伤性的挫折)与修复,构成了来访者人格的适应性微结构贴近体验涉及到沟通的目标相互调节回溯技术1.潜意识到意识技术2.情感的矫正经验技术二种分裂水平分裂,潜抑垂直分裂,继发的防御性自恋方法:抱持关系恰好的回应共情的深度和浅度变化共情的节奏没有敌意的坚决和

8、不含诱惑的深情自体的重建自体基础于恰好挫折的结构,由自体客体对之共情的回应,通过转变的内化作用吸收了自体客体良好功能,自体是能够神入和接纳自己的.然后也具有理解他人的良好能力.同时也可以形成自体的高内聚密度,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快乐.并有能力忍受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快乐.俄狄浦斯情结古代《俄狄浦斯王》的文本俄狄浦斯情结,人际原始三角关系结构—冲突神经症起源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