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讲义课件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

ID:20190464

大小:245.9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11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_第1页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_第2页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_第3页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_第4页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讲义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推拿学讲义石家庄炎黄针灸推拿专修学校小儿推拿学讲义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小儿推拿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第三章小儿推拿手法第四章常用穴位第五章常见病的治疗及配穴第一章概述一、小儿推拿起源:推拿疗法也称为按摩疗法,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小儿推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明代以后小儿推拿著作显著增多,而且治疗疾病也更加广泛。小儿推拿学有大量的著作问世如:《幼科推拿秘书》《小儿推拿直录》《小儿推拿术》等等,近年来由于其无毒副作用、无痛苦、费用低廉受到大家的认可。二、小儿推拿原理小儿

2、推拿是根据中医的理论为基础,从整体观念出发,按照“辨证论治”“补虚泻实”的原则,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进行操作,起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二章小儿推拿注意事项与禁忌症一、小儿推拿注意事项:1.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小儿哭闹时要先安抚好情绪再进行推拿。小儿进食后不宜马上推拿腹部,推拿后半小时不宜进食。2.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宜过冷过热,医者要保持双手温暖,不可过凉,以免患儿产生恐惧,造成哭闹。此外患儿体位力求舒适自然。3.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

3、质防止皮肤破损。4.手法要轻柔深透,刺激强度要适宜。二、小儿推拿禁忌症小儿推拿适应症广泛,但是也有一些禁忌症:1.皮肤有烧伤、烫伤、擦伤、疮痈时,局部不宜按摩。2.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髓炎、丹毒、骨结核等。3.患有恶性肿瘤、骨折、脱位等疾病均不宜按摩。第三章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有五种:推、拿、揉、捣、捏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推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沿患儿穴位同一方向运动1.补法——由指尖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2.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泻)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二、拿法

4、:用拇指和食中指指腹,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同时相对用力,一松一紧地提捏。动作和缓有连贯性,不可突然用力。三、揉法:用手指指端、大鱼际或手掌,按在患儿特定穴位上做环形揉动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四、捣法: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在穴位上五、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第四章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一、头面颈部穴位二、胸腹部穴位三、腰背部穴位四、上肢部穴位五、下肢部穴位一、头颈面部穴位1.攒竹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喘、

5、惊惕不安,呕吐,近视等。操作:推法为主。两拇指自下而上的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若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推至囟门为大开天门。次数:一般30----50次。2坎宫位置:从眉头起沿眉向眉梢呈一横线。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等。操作:推法为主。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呈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阴阳。次数:一般30---50次。一、头颈面部穴位3太阳位置: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之中点。作用:疏风清热,开窍镇惊。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痛、弱视、麦粒肿、惊风等。操作:运法或揉法为主。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医生以两手食、中、环

6、、小四指固定患儿头部,再以两手拇指罗文面运之,称为“运太阳”,或将食指放于中指上,以中指罗文面运之。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次数:一般30---50次。4山根位置: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鼻根低洼处。作用:醒目定神,退热定痉,通关开窍。主治:惊风、抽搐等。操作:掐法或揉法为主。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左手扶住患儿头部,令其头勿转动,以右拇指甲掐,称掐山根。次数:一般3--5次一、头颈面部穴位5人中位置: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作用:开窍醒神。主治:昏厥、惊风等。操作:掐法为主。拇指甲掐,称掐人中。次数:一般5次。6百会位置:头顶部,前后正中线与两

7、耳尖连线相交处。作用: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止头痛。主治:头痛、目眩、惊风、脱肛、夜寐不安等症。操作:按法或揉法为主。用拇指按或揉或掐,分别称为按百会、揉百会、掐百会。次数:一般按法30---50次,揉法100---200次。一、头颈面部穴位7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髻高处,又称耳后高骨。作用:发汗解表,除烦安神。主治:头痛、烦躁不安、惊风等。操作:揉法为主。用拇指揉,称揉耳后高骨。或用两拇指分别推运耳后高骨处,称运耳后高骨。次数:一般50---100次。8风池位置:乳突后方,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中。作用: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主治:感冒,头

8、痛,发热无汗,颈项强痛等。操作:拿法或揉法为主。医者位于患儿身后,以两手之四指扶患儿头侧,两拇指端按揉本穴,称揉风池;或用拇指拿之,称拿风池。次数: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