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法概论

色谱分析法概论

ID:20242219

大小:2.39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0-10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1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2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3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4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谱分析法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仪器分析方法复杂组分分析天然产物、中草药——有效组分的测定药物、高纯试剂的制备青霉素过敏原因:含微量其他组分;提纯后——可口服消除干扰加入掩饰剂控制分析条件分离出待测物质复杂组分分析分离在分析中的作用(1)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后测定(2)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3)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4)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分离富集复杂组分分析常用分离方法蒸馏分离法重结晶分离法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超临界萃取离子交换分离法膜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方法分离前的体系:均相;两组分A、B的分离分离体

2、系总是两相:液-液;液-固;气-液(chromatography)色谱分析法概论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适当的检测手段色谱法——层析法色谱分析法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30年代Tsweet分离绿叶色素40年代TLC,纸色谱50年代GC出现使色谱具备分离和在线分析功能60年代末HPLC出现,色谱分析范围进一步扩大诺贝尔化学奖:1948年,瑞典Tiselins,电泳和吸附分析1952年,英国Martin和Synge,分配色谱。展望:新型固定相和检测器联用仪器:GC-MS,HPLC-MS智能化发展色谱法(chromatography):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作用的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

3、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一、定义第一节概述二、色谱法分类1.按流动相和固定相分子聚集状态分类色谱法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GC气-液色谱法GLC气-固色谱法GSC液-固色谱法LSC液-液色谱法LL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2.按操作形式分类柱色谱法(columnchromatography)填充柱色谱法;毛细管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planechromatography)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二、色谱法分类3.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分配色谱法(patitionchromatography)吸附色谱法(adsorptio

4、nchromatography)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空间排阻色谱法(stericexclusionchromatography)二、色谱法分类优点:“三高”、“一快”、“一广”高选择性——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高效能——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产生很好分离效果高灵敏度——10-11~10-13g,适于痕量分析分析速度快——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一次可以测多种样品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离、分析三、色谱法的特点缺点:对未知物分析的定性专属性差需要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GC-MS,LC-MS)三、色谱法的特点

5、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实现色谱分析的基本条件相对运动的两相——流动相、固定相各组分与固定相的作用存在差异两个组分被流动相携带移动的速度不同——差速迁移,两组分被分离一、色谱过程色谱过程是物质分子在相对运动的两相分配“平衡”的过程。二、色谱图有关概念1.色谱图(色谱流出曲线)根据混合组分的分离过程及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度对时间所绘曲线(一)色谱图和色谱峰色谱柱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为水平直线。2.基线(一)色谱图和色谱峰(一)色谱图和色谱峰噪音:仪器本身所固有的,以噪音带宽表示漂移:基线向某个方向稳定移动(仪器未稳定造成)3.色谱峰(峰高、峰面积、峰

6、位、峰宽)(一)色谱图和色谱峰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不正常峰拖尾峰和前延峰正常峰正态分布对称因子fs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正常峰0.95-1.05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保留体积、死体积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二)保留值保留时间:tR进样到某组分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死时间:t0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tR′=tR-t0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是组份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VR=tR·FCFC为流动相流速死体积:V0由进样器至监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V0=t0

7、·FC调整保留体积:某组份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体积VR′=VR-V0相对保留值:r(也用α表示,又称选择因子)组份的调整保留值之比,色谱系统的选择性指标。(三)峰高和峰面积峰高:h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距离。峰面积:A色谱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标准差:σ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的一半0.607倍峰宽处的一半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1/2=2.355σ峰宽:(W)W=4σ或W=1.699W1/2色谱峰两侧拐点上切线与基线的交点间的距离(四)色谱峰柱效参数以区域宽度表征(五)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