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ID:20397754

大小:6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_第1页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_第2页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_第3页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_第4页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考试说明考试要求:(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屮的作用。(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基础知识梳理: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概念(1)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

2、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2)经济危机一般表现:①购买力下降,供给大于需求;②企业纷纷倒闭,业增加;③公众恐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1.经济危机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供求矛盾尖锐)①贫富差距悬殊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3、,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供求矛盾更加紧张③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4)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2.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二、大萧条的表现及特点。1、表现:股价暴跌;工厂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2、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吋间(3)破坏性强三、大萧条的影响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4、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蛤。③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2、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2)在经济发展过程屮,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I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

5、。(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1.背景(1)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2.主要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而: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作用:恢复了银行的信用,稳定了民心,为采取其它措施和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2)复兴工业(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①要求

6、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公平经营章程,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②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在农业方面:①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冋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4)社会福利方而:①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

7、,兴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5)社会立法方面:①罗斯福政府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并且还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地位。②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③1935年美国议会又通过“财产税法”。3.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4.影响:①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

8、走出低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