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

ID:20484550

大小:10.3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1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_第1页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_第2页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_第3页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_第4页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史概述以中国医学史为中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系王勇联系电话:65296482E-mail:wangyong-00@mails.tsinghua.edu.cn近代中国医学问题:1、近代中国的主要疾病2、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3、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4、中国社会对西医传播的反应参考书目1、余岩.余云岫中医研究与批判.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2、李经纬.中医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近代中国主要疾病在近代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流行病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1840-1911年间

2、的中国,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有:霍乱(真性霍乱45)、鼠疫(34)、天花(11)、白喉(9)、猩红热(烂喉痧8)、斑疹伤寒(7)、流感(7)。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霍乱、鼠疫、天花慢性传染病:结核病、麻风、性病(梅毒、淋病、软性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钩虫病、血丝虫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病、营养不良性水肿近代中国的主要疾病危害1892年,四川许多地方流行霍乱,死伤无数。1902年京津地区,霍乱流行,死人无算,有以顷刻死者,有半日死者。同年黑龙江瑷珲也出现严重的霍乱,半个月后,市断人

3、稀,街面几无人迹,每日有七八百人死亡。(张剑光:《三千年疫情》)二十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在云南修筑铁路,20多万中国民工中有6-7万人死于疟疾。1927年,中国人口死亡率为300/00。“全国所有人口中,每年枉死之人(即可以不死而不幸竟死之人)其数实在六百万人左右。此六百万人苟加以适当之简易保护,即可获得健存。”“以上所举六百万人中其25%至40%(即一百五十万人至二百四十万人)为死于胃肠病者,”“此外枉死者为痨病(其数约在百分之十五即九十万人)及其余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系之诸症。”(黄子方:《中国卫生刍议》)近代中国

4、的主要疾病陈志潜在河北定县选择4.5万人的人群样本,作专门卫生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死亡率每1000人活产婴儿为199。六岁以下的儿童,腹泻与痢疾是主要的死因。2030例死亡报告分析揭示出,37%显然完全可以预防,32%如果早期成功地治疗,情况可能会得到好转。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患者家庭人员都会参与医疗过程,而且握有最终决定权。当病人亲属认为诊断是错误的或药方没有开对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挑战医生的权威。(晴雯生病,贾府请了胡医生看病

5、,开出药方)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象我们一样的治法,如何使得?凭她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罢。”(《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行医之艰难“若无三年粮,

6、勿可做医生。”“坚忍性为国医成功之不二法门”。“以平稳之方,治半轻不重之病。久之,一传十,十传百,医业乃赖之发展焉。然亦经过相当之时间。除世医藉祖先之余荫外,绝未有一蹴而门庭若市者。”(胡安邦《国医开业术》)“病家凡属轻小之疾,不即延治,必病势危笃,近医束手,举家以为危,而后求之名医。”(徐大椿《名医不可为论》)“明示以不治之故,定之死期,飘然而去,犹可免责”,千万不要“于心不安”,“用重剂背城一战”,否则“万一有变,则谤议蜂起,前人误治之责,尽归一人。”(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集》)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病家求医之态度

7、“医所患者在人情耳。人事之变莫可名状”。(张景岳《景岳全书》)“天下之病,误于医家者固多,误于病家者尤多。”(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家论》)“病家胸无主见。偶听人说那个医生好,即去请来试一试。一试不效,药未尽剂,又换一个。甚至一日之间,广请数人,各自立说,茫无主张。那时即真有高明之人,病家反不深信任。”(儒林医隐《医界镜》)“特告病家,苟有病,首先择医,择医既定,信仰须坚,幸福无穷。”(丁仲英《病家须知》)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今世之所谓名医者,有三术焉。见病势较重即多防变推诿之辞,为后日留愈则居功、变则诿过之地,此其

8、一也。专选平淡和平之药,动曰某方所增损,以博稳当之名,可告无罪于天下,此其二也。和颜悦色温语婉词,动效奴仆之称,求媚于妇女庸愚之辈,使其至死而不悟,此其三也。观此世之所谓名医,但不负诊治之责任。(胡安邦《国医开业术》)近代中国的医患关系一个古老的文化本来就很复杂,再加上一些外来的新文化,便更复杂得有点莫名其妙,于是生活的道路上,就象下过大雨以后出来许多小径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