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 1

中国医学史 1

ID:20639188

大小:1.9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4

中国医学史 1_第1页
中国医学史 1_第2页
中国医学史 1_第3页
中国医学史 1_第4页
中国医学史 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医学史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医学史ThehistoryofTCM杨春光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概念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概说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成就一、传说时期中医药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的医学家。岐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出现过岐伯的名字。据说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向他请教医道而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故“岐黄”是指中医的祖先,岐黄之术就是指中医。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成就二、夏到春秋时期(公元前2100-前476年)夏禹时期传说仪

2、狄(有说是杜康)发明造酒。-1700相传伊尹(yiyin)创制汤液。陶器的发明,为汤液的创制提供了物质保证。商朝:商代有管理疾病的小臣:“小疾臣”这种职官既医治疾病,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它是我国文字迄今所见最早的医官。周代医官是继承了商代医官发展而来的。《周礼·天官》将宫廷医生分为:“食医”:是宫廷内的营养医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著名的医学家伊尹,商代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出生于奴隶阶层,善烹调技术,汤王用为厨师,后为宰相。发明了汤药。医食同源的

3、先驱。医缓,春秋时期秦国名医。病入膏肓的典故,《左传》记载,医缓为晋景公治病,诊断后说:“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成就三、战国至东汉时代: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该时期。1、《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

4、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⑴.《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

5、,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⑵《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⑶《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2、《难经》约成于此时。《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被后世视为可以和《内经》并提的经典医

6、著,《难经》是对《内经》的发难解惑,是补充《内经》的不足。所以说两者的成书同为医学知识体系形成标志,共同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以前托名黄帝撰,唐以后则多题为扁鹊(秦越人)撰,实际上作者不明。3.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现在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确立了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临床诊治体系。《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

7、经典著作,后人把张仲景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原著已经散佚,《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4、出现了第一本药物学专著,

8、《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对本草学的发展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