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

ID:20506667

大小: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1页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2页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3页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录表单编号:RFEHS-B01-017-R01生效日期:2015年8月15日修订号:0页码:4/4EHS体系文件生物安全、辐射及化学品风险评价制度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安全评估报告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月日记录表单编号:RFEHS-B01-017-R01生效日期:2015年8月15日修订号:0页码:4/4EHS体系文件生物安全、辐射及化学品风险评价制度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

2、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令《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以及ZY-LIS-107《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微生物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定期对本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活动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二、评价内容1、概述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胃肠道内,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细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该菌在正常人鼻咽部的带菌率1%~6%,但在住院病人中可高达20%。该菌是酒精中毒者、糖尿病人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也能引

3、起各种肺外感染,包括肠炎和脑膜炎(婴儿)、泌尿道感染(儿童和成人)及败血症。近十几年来由该菌引起的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和医院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肺炎克雷伯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芽胞,但有明显的荚膜。兼性厌氧,对营养的要求不高。3、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3.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主要是痰标本。3.2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和或MAC选择性培养基,于37℃孵育过夜。可分别形成较大的、凸起、灰白色

4、粘液型的菌落以及MAC上红色(易扩散至周围的培养基中)、大而厚实、粘液型光亮的菌落。这些相邻的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常可挑出长丝状的细丝。3.3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但在菌体外有明显的荚膜。3.4生化鉴定该菌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动力阴性、吲哚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VP试验阳性、脲酶阳性。3.5生长试验该菌不能在5℃和10℃生长,但能41℃生长。3.6荚膜肿胀试验可利用特异性的抗血清进行荚膜肿胀试验以鉴别本菌属及类似菌属。将待测菌接种于华-弗(Worfel-Ferguson)培养基上(

5、有利于荚膜的产生),经35℃、18~24h培养后,取一滴培养物加于载玻片上,加墨汁一滴或美蓝液一滴,再加入抗血清1接种环,混合后加盖玻片,置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在菌体周围出现较大的空白圈者为阳性。该菌表现为阳性。3.7肠毒素测定对小儿肠炎患者除了要做菌种鉴定外,尚需做肠毒素测定以明确被检菌的致病力。可用兔肠接扎试验、细胞形态变化等方法测定。4、细菌的防治目前几乎所有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都携带有耐氨卞青霉素和羧卞青霉素的R质粒,由于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直不断增强,所以临床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该菌为条

6、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较低下者。因此应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并作好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消毒。5、控制风险的措施5.1病原微生物风险分类4记录表单编号:RFEHS-B01-017-R01生效日期:2015年8月15日修订号:0页码:4/4EHS体系文件生物安全、辐射及化学品风险评价制度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肺炎克雷伯菌属于三类,BSL-2。5.2实验活动中生物危害的预防措施。5.2.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5.2.2不许在工作

7、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5.2.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5.2.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5.2.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

8、高压杀菌。5.2.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5.2.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