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

ID:2056364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_第1页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_第2页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_第3页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_第4页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雷州闽海系传统村落在宗族制度下的空间形态雷州半岛闽海系地区受移民文化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必然受到移民文化宗族制度的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祠堂为核心的村落空间布局形态  祠堂是雷州闽海系地区绝大多数村落必有的建筑,不论其规模或重要性都是其它建筑无可替代的,一般都是由村中大姓族人出资兴建。祠堂是礼制中心,受祖先崇拜、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它是族内祭祖和放牌位的地方。一般分为总祠、支祠。祠堂还起着礼教的作用,如宗谱记载江氏家训:“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有力置产,亦当先置祀田”,“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谋占人田宅者,何其愚也。”由于

2、祠堂是一村中首要建筑,因此它也是最注重选址,关注风水之处。  雷州闽海系地区受移民文化的影响深厚,宗族制度鼎盛,宗族、血缘不可避免的成为维系其乡土社会的重要纽带。村落布局多表现为以宗祠或祖庙为中心的聚族而居的形式。这种由血缘派生的空间关系,首先强调的是宗祠的位置,或以宗祠或祖庙为中心展开布局,或将宗祠置于村落的最高处,或将宗祠置于道路交通的枢纽地位。  旧县村就是将彭氏宗祠放在村子入口的左侧,强调其在村落的位置关系,村落的其他住宅则是在宗祠的后面纵向发展。  水潭村吴氏大宗的规模与豪华也体现了宗祠在水潭村的地位。吴氏大宗建在村南,村子的入口处,门前是宗祠广场。其他传统住宅都建立在宗祠

3、的后身,纵向延伸,村尾建有神庙与家塾,村头宗祠与村尾家塾神庙更能体现宗祠在乡土社会的核心地位。      这种以宗族血缘为中心的民居村落的布局形式在雷州闽海系地区极为普遍。  2)向内封闭具有防御性的村落空间布局形态  雷州闽海系地区的大部分传统村落都是内向封闭的布局,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村落的安全防御特征。  雷州半岛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历史上不断受到海盗、倭寇以及宗族械斗的威胁。有文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倭寇集结贼船数十艘,自海康武郎场登岸,大肆焚劫掠杀,隆庆年间,倭寇对东南沿海骚扰日甚。始建白鸽寨于通明港调蛮村,驻扎水师,专司海上备倭之责。万历二十九年倭寇累犯沿海地区。

4、三月,倭寇再次从淡水登陆,占据龙郁村,并对沿海村庄大肆劫掠。四月,倭寇围攻吴川县城,五月,倭寇再次侵犯雷州城。崇祯五年海寇刘香率众骚扰雷州沿海,先后在吴川限门和遂溪白鸽寨登陆大肆劫掠。七年,刘香再次入限制门,烧毁商船,劫掠男女勒索,乾隆五十五年海盗劫掠遂溪。此后,雷州西岸近海村庄屡遭抢劫……”。为了防盗非侵袭,防御成为村落布局要考虑的重点。围堡是雷州闽海系地区中防御性很强的建筑。围堡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族集体修建的,多建在村头或村尾,建筑规模较大、房间较多,炮楼高三至五层不等,墙上开梯形的枪孔,房子沿围墙四周二层楼高处设“走马道”,方便屋内的人观察外面的情况并作防卫,“走马道”与碉楼连

5、通,一旦遇有盗匪侵袭,全族人则进去躲避。昌竹园村的刚直公祠、庐山村的碉楼,都是此类建筑。这类防御建筑保存得最完好的是庐山村碉楼,该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平面呈回字形,外墙高12米,墙厚1.2米,墙体坚实,四角各建一座四层高的碉楼,碉楼布瞭望孔和枪眼,围墙内四周有巷道相通,沿东西墙边设房间,供人们进楼躲避时居住。整座建筑有32间房,一口水井,厨房、厕所齐备,可容纳几百人。整座建筑对外只开一个门口,一旦有紧急情况,全族人便进入碉楼躲避,防击贼匪。另一种是一些富裕人家的带碉楼的宅第。这些在院落的四周或对角建的碉楼也是三至五层不等,布梯形枪眼,设“走

6、马道”,只是没有集体建造的那么大的规模。  雷州闽海系地区村落在强调防御功能方面除了建造围堡之外,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在村落的外围筑城立墙,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例如雷州市的邦塘村,就是一个具有防御性功能很强的村落。邦塘村四周为水沟,整个村落被围墙包裹其中,村落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面都有防御工事的城楼,在村落的中心有一座有村民自行修建的围堡,围堡四周有碉堡,是整个村落最后的防御工事。      3)单姓聚居纵向发展的村落空间布局形态  在雷州闽海系地区,有很多单姓聚居的宗族村落。单姓聚居的宗族村落多为开基祖定居后由血缘关系为主的父族逐渐发展成一个宗族村落。在这种村落中,宗族的族长

7、或支族长为村长,村落性格就是宗族性格,这种村落一般表现为宗族势力极强。在这种村落中,政权系统与宗族系统多合而为一,两类组织的首脑常常是同一人担任。村落结构层次性明显,有统一的核心——宗祠。村落中的住宅都是独立的多进式院落,呈纵向发展。白沙镇的邦塘村,始建于明初,单姓李姓血亲村落,分为南村和北村,现存一百多座古民居。巷道笔直,两侧民居鳞次栉比,布局防御性强,建筑装饰精美绝伦。南兴镇的东林村,始建于宋末,单姓林姓血亲村落,现存大量清代民居。建筑群时代特征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