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

ID:20570498

大小:48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13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_第1页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_第2页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_第3页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_第4页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外科病人病情的观察要点神外:陈敏主要内容生命体征的观察神志的观察瞳孔的观察肌力的观察脑疝的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也受年龄、性别、情绪、活动等影响。呼吸过快:>24次/分,见于发热、甲亢呼吸过慢:<1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安眠药中毒潮式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颅内压增高间断呼吸:见于常见于颅内病变、呼吸中枢衰竭神经外科病人呼吸功能异常主要病变部位累及下丘脑、脑干、呼吸中枢,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肿瘤病变、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术后麻醉未清醒、肺部感染的病人。

2、当脑疝发展到中期,出现呼吸深而慢,晚期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脉搏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相应的出现舒张和回缩的搏动,在标签动脉上可摸到搏动,叫脉搏。正常成人脉搏在60——100次/分,而脉搏的快慢又受年龄、情绪、性别、活动的影响而不同。各个年龄组的平均脉率年龄组平均脉率(次/分)1——11个月1201——2岁1164——6岁1008——10岁9014岁8020——40岁7080岁75脉率异常心动过速:>100次/分,常见于发热、心力衰竭、甲亢、血容量不足。心动过缓:<60次/分,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减

3、。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成人安静时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脉压差:30—40mmHg血压同样受年龄、性别、活动、环境、部位、精神状态的影响而各有不同。异常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80/50mmHg为低血压血压过高原发性高血压:遵医嘱用药,应选择作用平缓的降压药,防止血压骤降,引起脑血流量减少而致脑缺血。颅内高压高血压:处理原则以降低颅内压为主。脑血管疾病因血管痉挛所致高血压:以缓解血管痉挛为主,应用平缓降压药。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入量不足、外伤失血、术中大出血等,应立即补充

4、血容量及胶体液。心血管中枢受损引起的,应给与升压治疗。体温正常体温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体温过高:.低热:体温为37.3到38度2.中度热:体温为38.1到39度3.高热:体温在39.1到41度(4)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神经外科病人常见的发热类型中枢性高热:体温常骤升,达41℃—42℃,无炎症及中毒表现,解热剂无效。原因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不规则热:颅脑手术后体温正常又突然上升,且体温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应该考虑颅内或者其它感染。神志的观察清醒:对外界的刺

5、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对答切题嗜睡: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昏睡: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吐词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进入熟睡。浅昏迷: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昏迷: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仍存在,但已减弱。)深昏迷:是指患者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

6、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也消失。瞳孔正常情况下瞳孔两侧等大等圆,直径一般为2-4mm,光反射灵敏。(1)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脑受压或脑疝(2)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脑干损伤或濒死状态(3)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脑桥受损或蛛网膜下腔出血(4)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光反射消失:中脑受损某些药物、惊骇、剧痛可影响瞳孔变化,吗啡、氯丙嗪使瞳孔缩小,阿托品、麻黄碱使瞳孔扩大……肌力评定标准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

7、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脑疝的观察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并发症,即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神经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变。按照脑疝部位分:将脑疝分为常见的三类:小脑幕切迹疝为幕上的颞叶的海马旁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或小脑蚓部及小脑前叶从幕下向幕上疝出;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

8、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内;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小脑幕切迹疝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3。瞳孔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