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

ID:2068104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_第1页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_第2页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_第3页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_第4页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选择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选择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本经济单元,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已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正确选择发展路径,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对县域经济崛起具有战略性、牵动性作用。联系我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就此话题试作一些思考。一、县情及近年县域经济主要绩效肥西地处巢湖之滨、省会合肥之郊,土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耕地104万亩,人口96.5万,辖16个乡镇。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和优势,实施“县域经济崛起战略”,冲剌全国百强县,实现了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迅速前移,2003年第五位,2004年第

2、三位,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财政收入7.2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达24亿元,人均纯收入3209元,进入全省“十强县”前列。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路径1、坚持工业立县战略,强力发展工业经济肥西是农业大县,但坚持“工业强县”是我们谋求崛起始终不渝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10年多来我们努力打造县域工业经济,形成目前较为成熟的“全县工业抓重点,工业重点抓园区,园区工业抓骨干,乡镇工业抓民营”和“科技支撑、区域联动、产业带动”的工业发展思想体系、机制体系及制度体系。九十年代初在全省首创县级经济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全县“工业园为主导、乡镇为配套”的工业经济板块呈强劲发

3、展态势。现在,桃花工业园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60多家,包括2家跨国大公司、4家上市集团公司大企业,形成汽车及机械、化工、电工电器、生物制药、食品制造加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园区。2005年,园区实现工贸总投入80亿元,生产总产值32亿元,工业产值90亿元,税收4.38亿元。“十一五”,还将建成30平方公里的桃花汽车城,集汽车研发、制造、贸易、文化等功能为一体,届时配套企业达100家以上,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与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焊接”的柏堰科技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围绕园区工业产品配套服务的8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已有5个在建,开工项目23个,协议项目十多家,总投资达10亿多元。全

4、县园区工业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互补共进,梯度推进的多级工业强势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2005年全县工业经济综合指数达142%。2、坚持放开搞活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肥西县民营经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成长过程,昔日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薄弱环节,如今已是县域经济强势发展的重要板块,2005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8.5%,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8亿元。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摒弃一切歧视性做法,清除一切关卡障碍,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标准、条件及范围,赋予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政治、政策、经济待遇,除国家法律法规禁限外,一切领域均可平等进入,公平竞争,民营企业

5、可参与一二三产业的入股、联合、购并、项目融资,参与农村、城镇基础(公共)设施及科、教、文、卫、体、环保、社会福利领域的市场化公平竞争。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各类投融资、专业市场、经济组织、科技研发等实施“民营化”参与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建立“诚信档案”,落实社保制度,改善生产安全条件,推进“民营项目”向园区和重点乡镇集聚,大力营造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企与大集团、大公司开展多项经济技术协作,扩张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集聚辐射效应,大力激发“民营经济板块”。全县个体工业户已达2.6万户,民企2736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实现“生产经济以民营为主、生产投资以民间为主、

6、社会事业以民办为主、政府管理以服务为主”机制性转变,牢固确立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精心培育特色经济综合市场、区位、资源、环境、技术等优势和条件,肥西县将苗木花卉、水产、蚕桑、花生、瓜果菜、旅游作为精心培育的特色经济,形成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推进的旺盛之势。目前,苗木花卉发展到20万亩、15个乡镇,产品6大类400多个品种,年交易额5亿元,成为华东地区第一生产销售基地;畜禽饲养量和蚕桑产量产质位省“十强”;水产为合肥市重要供应基地。在“绿色证书”、“跨世纪培训”、“引智引才”三项工程推动下,培育出11个特色各具的科技生产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无公

7、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构建起古镇三河、国家森森公园紫蓬山、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发祥地小井庄及5个重点生态园为骨架的“大旅游”。“十一五”末,我县特色经济将实现总产值45亿元,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4、坚持经营城镇理念,着力打造城镇经济1998—2003年,笔者在三河镇任职6年,坚持“经营城镇”实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大产业,不断做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