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梁综合利用

甜高梁综合利用

ID:20721830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甜高梁综合利用_第1页
甜高梁综合利用_第2页
甜高梁综合利用_第3页
甜高梁综合利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甜高梁综合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甜高梁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正>甜高梁又名甜芦粟,一亩地一般可产茎秆4,000—6,000斤,产籽粒300—500斤。茎秆含糖量18%左右,高的可达21—22%。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把它当作生食“水果”。近年来,不少单位利用它作酿酒、制糖的原料和奶牛的青贮饲料,都收到很明显效果。据河南省商丘县平台公社试验;1979—1982年四年累计种植247亩,在开展综合利用中,仅茎秆酿酒一项即盈利16万元,平均亩收入达640多元。四年共酿大曲酒11万斤,节省粮食35万余斤(按3.2斤粮食酿1斤酒计算)。加上酿酒后的废渣和籽粒产量的收入,其收益就更可观了。另外,1977年北京用甜高粱茎汁酿甜高粱又名甜芦栗

2、,一亩地一般可产茎秆4,000一6,000斤,产籽粒300一500斤。茎秆含糖量18%左右,高的可达21一22%。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把它当作生食“水果”。近年来,不少单位利用它作酿酒、制糖的原料和奶牛的青贮饲料,都收到很明显效果。甜高粱  甜高粱,也叫“二代甘蔗”。因为它上边长粮食,下边长甘蔗,所以又叫“雅津高粱甘蔗”。雅津甜高粱它株高5米,最粗的茎秆直径为4厘米-5厘米,茎秆含糖量很高,因而甘甜可口,可与南方甘蔗媲美。甜高粱可以生食、制糖、制酒,也可以加工成优质饲料。亩产甘蔗2万公斤,产籽种450公斤。它上边长粮食,下边长甘蔗,叶子可作饲草喂牲口,高粱穗脱粒以后所剩的苗子还可以制作笤帚、扫

3、帚、炊帚,真可谓全身是宝。  甜高粱播种前,先用农家肥和氮磷钾化肥为底肥,把土地耕作平整,然后,采取点播的方法播种。具体要求是: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30厘米。坑的深度与种普通高粱的深度相同。每个坑里放5粒~6粒种子。然后用土把坑埋平。等苗长到30厘米时,定苗一株,拔去多余的苗。苗长到中期时,再施一次肥,不施或少施氮肥,以免影响茎秆的含糖量,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多施钾肥)。要保持土壤的养分和湿度,适时锄草。收获的方法是:先把叶子劈掉,再用镰刀在距地面30厘米处把茎秆砍断、放倒,把高粱穗砍下来就可以了。甘蔗在凉处存放3天~5天,茎秆的含糖量达到最高。  甜高粱生长在干旱地区,具有抗旱、耐涝

4、、耐盐碱等特性,在全球大多数贫民居住的半干旱地区都可以生长。  生物能源的最佳原料:  用边际性土地种植甜高粱,然后用甜高粱秆生产燃料乙醇,如今在黑龙江省大庆讪即将成为现实——一个利用甜高粱秸秆年产50万吨乙醇的万亩“甜高粱”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将在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区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愈显紧迫。燃料乙醇是无限闭路循环的清洁能源,是永恒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乙醇的一种原料,甜高粱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生物液体燃料的第一个来源。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生物学产量高

5、、糖分含量高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能植物。  国内唯一的甜高粱育种和技术推广单位,北京桑梁技术发展中心的雅津系列甜高粱,自1965年开始,45年来,已经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甜高粱种植技术  甜高粱种植技术  甜高粱种植技术  根据北京桑粱技术发展中心甜高粱种植经验,以及有关甜高粱科研单位的实验结果,基本的甜高粱种植技术如下:  (一)平地施肥甜高粱籽粒较小,顶土能力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格,pH值在5.0--8.5的土壤均能生长,因此土地要精耕细靶,细碎平整,若土地贫瘠,每0.067公顷可施农家肥4000公斤左右,采用化肥可沿沟施每0.067公顷10公斤磷酸氢铵、10公斤尿素或50公斤复

6、合肥。  (二)适时播种在西北地区外界平均气温达15℃时最佳,即4--7月均可。播种时可机播,也可点播,每0.067公顷播种量250--750克之间,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在点播时,穴距15--20厘米,土壤湿度大时需浅播,湿度小时需深播。播种后覆细土或细沙压实。  (三)田间管理甜高粱早间苗为避免幼苗互相争压养分与水分,减少地力消耗,以利于培养壮苗,可在2--3叶期,拨除过于稠密地段的弱苗,定苗在4--5叶期进行,要求株距远近一致留壮苗。由于播种质量不好或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应及时补苗,补苗时取稠密地段的苗子(注意要尽量少伤根,边取边补,为减少水分蒸发,要剪去叶尖),补苗后对其

7、偏施肥水,促其迅速赶上正常苗,甜高粱具有分叶的习性,若分叶过多,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主茎生长速度,因此,要适时除叶,每株留4--6叶为佳,若留种需除全部分叶。  (四)培耕追肥甜高粱在幼苗2--3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可起到提高地温,消灭杂草,防旱保墒的作用。在4--6叶期时结合定苗进行第2次中耕,深度在10厘米左右,以切断表层根系,促使根系下扎。第3次中耕一般在第2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