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

ID:2077942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_第1页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_第2页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_第3页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_第4页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  1984年5月,以色列总统贺索,亲自在国会颁赠陈省身与沃尔夫奖(图)  1984年5月,以色列总统贺索,亲自在国会颁赠5万美元的沃尔夫奖给国际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  同时取得5万美元的,还有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保罗·厄多斯。  这个奖金是相当于数学诺贝尔奖。事实上,诺贝尔奖有物理、医药、文学、和平等项,但从来没有数学奖。  因为是诺贝尔希望奖金能给在科学上的发现或发明,能“马上”给人类带来福利。而数学发现的东西,很难说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就能看出对人类幸福有什么贡献的地方。陈省身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  在1978年,以色列政府创设了沃尔夫基金

2、会,纪念发明家、化学家沃尔夫,每年颁赠在农业、数学、医学、物理、化学及艺术6大类的奖金。数学界认为,这奖金是数学界最高的荣誉奖。  陈省身教授,现在是美国柏克莱数学研究所所长。  在198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立两个新的国家数学研究所:一个是建在柏克莱大学,另外一个建在明尼亚波利的明尼苏达大学。  陈教授现在已是72岁了,他从事几何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公认为当代几何学权威。  在1970年,他获得美国数学学会颁给的Chauvenet奖,1976年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在美国科学、数学、工程方面的最高成就奖。  他不久前,还获得了美国数学学会颁给

3、的史提勒奖,以表扬他在数学研究上的贡献和数学教育上的努力。他教过杨振宁、丘成桐  他指导差不多50多博士学生的论文。可以说,“桃李满天下”。给他教过的学生,在大陆的就有吴文俊、杨振宁等,在美国的廖山涛、丘成桐等。丘成桐还是第一个中国人,以他的卓越工作取得国际数学学会给予的Fields奖章。  陈教授是在1911年10月26日生于浙江省的嘉兴。他在10岁以前,靠自修就能做相当难的算术题目。中学时,念的英文书是Hall和Knight合写的“Algebra”代数和“高等代数”Wentworth的“几何”及Smith写的“三角学”,他做了许多习题,打下好基础。  他后来相

4、信:如果年轻人打算一辈子搞数学,他必须在求学的任何段落,与老师一样好!老师做不出的题目,望能告诉他怎么做。好的数学家,最初根本不必怎么教。  在1926年,他进入天津的南开大学。1930年在南开毕业。在30年代,南开是中国新数学的一个中心,主要是由一位叫做姜立夫的教授主持。姜立夫教授是在1919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的数学博士,也是最早在美国取得数学博士的学者之一。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陈教授要学科学,可是却没兴趣做实验,因此只好偏向教学。他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到清华大学去当助教,1931年至1934年,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23岁时,他获得留学德国的奖学金,来到汉

5、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事法国卡当及德国凯勒理论的研究,24岁考取汉堡大学科学博士。  毕业后,他来法国与卡当教授做研究,他后来认为受卡当教授的影响很深。  1937年夏天回来中国,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在战争时,清华搬到昆明成为西南联大,他教一些高级的数学课:如李群、微分几何等。  1948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选第一届院士时,他是获选的81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一年他以代理数学所长的身份,准备在南京九华山建数学研究所,建好后,时局变化,因国府南迁,研究所未能成立。  陈教授在1943年,来美国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从1943至1945年,他开始学代数拓扑

6、及纤维业,并做出后来在数学界上被命名为陈氏类的东西。  1945年和平,他就回到中国,1948年12月31日,他再离开中国到普林斯顿,以后又到芝加哥大学教书共11年,最后在1960年到加州的柏克莱大学执教,一直到1980年退休为止。  他在20年前回台湾暑期讲习,曾刺激许多有才智的青年读数学。美国现在一些闻名的中年华裔数学家,有许多人是当年曾受他影响和栽培的。  1978年他回大陆讲学,后来再回去几次,主持国际性的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会议。我只想帮中国的忙  1984年1月初,台湾立法委员张希哲,在立法院提出质询,指出陈省身最近访问中国大陆,还承诺6月到北大讲学,要

7、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加以处理。  新上任的院长吴大猷教授,却以“院士曾往大陆访问,撤销名衔并无意义”表示他的意见。  事后,陈省身教授,在接受美国《世界日报》的记者电话访问时表示:  “我虽然去了几次中国大陆,1983年却没有去过。1984年5月,我要到以色列领取沃尔夫奖,……然后6月份去欧洲。并无到北大讲学的打算。不晓得立法委员张希哲说我最近到大陆,1984年要去讲学,这样的消息是哪里来的?”  “很多人去大陆,只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目前台湾海峡两岸的隔离是暂时的,将来终归要统一。中国人都不反对两岸的中国人往来,目前虽做不到,有中间人来去,应该不成问题。我去大陆,完

8、全是学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