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

ID:20857276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_第1页
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_第2页
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王桂香辽宁省朝阳县根德乡根德小学122000数学学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理念呢?依我看,现在的数学教学应改变数学教学与H常生活相脱离的现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一、数学源于生活,激发探索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根植

2、于生活”(弗赖登塔尔语)。因此数学教学应像《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牛.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创设牛.动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拿山两根木尺,先露出这两根木尺的一部分(这部分同样长),然后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学生:这两根木尺剩下的部分分别是整根木尺的、,猜一猜这两根甘蔗那根长?为什么?有学生脱口而出:“这太简单了!4大于3,也就大于,所以剩下也就大于,所以剩下的这根甘蔗长!”这

3、时我撤去遮挡物,拿出这两根甘蔗。这下学生愣住了一一原来剩下的这根是短的!这是为什么呢?看来得好好学习数学,否则在生活中会处处碰壁。这样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乂沟通了书木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二、数学寓于生活,培养探索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是生活木身的摹木,它是对生活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兵有高度的抽象性。再加上当前教学忽视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果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

4、,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加工,让生活与教育“亲密接触”。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a-b-C=a-(b+C)”吋,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1.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超市:上面有书包73元、文具盒17元、足球33元、篮球47元、羽毛球拍23元等商品。2.让全班同学四人一组用100元到“超市”购买两种商品。做好购买商品名称、价格的记录,并列式计算所剩钱数。3.汇报所购买的商品及求剩余钱数的算式,教师作相应板书:100-73-17=10(元)100-(73+17)=10(元)100-17-33=5

5、0(元)100-(17+33)=50(元)100-33-47=20(元)100-(33+47)=20(元)100-47-23=30(元)100-(47+23)=30(元)4.引导学生根据如上算式,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各算式的道理,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上算式所蕴藏着的数学规律,概括选出“a-b-C=a-(b+C)”这-抽象的数学知识。上述教学过程,教师把“a-b-C=a-(b+C)”这-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购物、算钱中,悟规律、明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从事数学探索

6、、进行数学交流、开展数学操作,在概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三、数学用于生活,促进探索实践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此,教师要瞄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升华学习内容。例如,教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我带学生到学校的大门口即公路边,进行实践作业。当学生用15分钟吋间收

7、集和统计出:汽车6辆,拖拉机4辆,客车8辆,货车3辆,摩托车39辆吋,我适时问学生:“同学们想想办法,怎样做才能使大家安全地过这个路段?”当学生提出:架天桥、修建地下通道、画斑马线、设红绿灯等设想后,我再引导学生投标选出最佳方案,让学生再一次用“正”字法收集数据,架天桥方案最好。最后我用夸奖的口吻说:“我必须把这个方案转给学校、政府,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望。”学生们听后笑逐颜开,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总之,“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教学理念,把数学教学引入

8、学生的生活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