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

ID:2092310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_第1页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_第2页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_第3页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_第4页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加工机制差异研究摘要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成串刺激,若第二个目标刺激(t2)在第一个目标刺激(t1)呈现后200-500ms内呈现,被试对t2的报告准确率显著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注意瞬脱(attentionalblink,ab)。近来,研究者发现注意瞬脱现象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大约有5%的个体不会出现ab。本文重点比较两类个体在行为结果、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核磁共振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试图打破普通个体时间序列上的加工能局限。关键词注意瞬脱个体差异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核磁共振machiningmechanism

2、differencestudyonnoattentionalblinkandtheattentionalblinkzhaojing(schoolofpsychology,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abstractquickseriesintoaseriesofstimulatingvisualrendering,ifthesecondtargetstimulus(t2)atthefirsttargetstimulus(t1)in200-500msafter,wastriedont2repor

3、tedsignificantlyreducedaccuracy,thisphenomenoniscalledtheattentionalblink(attentionalblink,ab).recently,researchershavefoundthatthereisanobviousphenomenonofattentionalblinkofindividualdifferences,about5%individualabdoesnotoccur.thisarticlefocusoncomparingthetwotypesofind

4、ividualresults,differencesbetweenevent-relatedpotentialsand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esults.causeanalysisofvariance,tryingtobreakthenormalindividualtimeseriesprocessinglimitations.keywordsattentionalblink;individualdifference;event-relatedpotentials;functionalma

5、gneticresonance0引言注意瞬脱(attentionalblink,ab)这一概念由raymond,shapiro和arnell①提出,通常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即在屏幕中央快速闪现一系列刺激,被试的任务是在一系列无关刺激中搜索两个目标刺激。研究发现,当第二个目标刺激(t2)在第一个目标刺激(t1)200-500ms后呈现,被试对t2的报告率显著降低,即出现ab现象。ab现象反映了人类在时间维度上加工能力的动态局限性。最近martens等人的研究却发现,约有5%的个体不会出现ab现象。我们将比较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的

6、行为、脑电和磁共振结果,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从而为普通个体避免ab现象提出可操作性建议。1行为研究行为研究发现,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在工作记忆容量或者一般智力上没区别,但前者较后者能更有效地利用目标刺激与分心刺激间的类别线索,主动地忽略分心刺激,②从而避免ab现象。当类别线索消失时,无注意瞬脱者也会出现ab现象。因此研究者认为,两类个体的功能结构没有差异,他们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记忆阶段。前记忆阶段决定着哪些刺激能够被选择进入记忆巩固阶段。无注意瞬脱者能够更好地将分心刺激排除在工作记忆之外,从而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加工目标刺激。而注意瞬

7、脱者则不能很好利用类别线索,或者没有意识到有效利用类别线索。一部分资源投入给分心刺激,目标刺激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而出现ab现象。2脑电研究电生理学证据显示无注意瞬脱者与注意瞬脱者在目标加工过程上有显著差异。③无注意瞬脱者t1的p3潜伏期出现的更早,说明这类个体能够更快地巩固目标刺激。然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无注意瞬脱者加工速度更快还是分心刺激干扰更少?结论是后者。研究者发现,无注意瞬脱者的与非空间信息选择相关的右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强,说明他们能够有效选择出目标刺激;而注意瞬脱者则在与分心刺激相关的大脑顶部有更强的激活,说明他们将

8、更多的注意投向分心刺激。这一结果与前面的行为实验结果也十分吻合,注意瞬脱者不能有效地抑制分心刺激,从而干扰了目标刺激的加工过程。3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feinstein等人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手段比较八名无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