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

ID:20967659

大小:2.34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8-10-17

上传者:U-249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201309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玲教授 金钱爱情美貌健康成功什么最重要?学识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_____斯宾塞 有优异成绩,不懂得与人交往——寂寞有过人的智商,不懂得控制情绪——危险有超人的推理,不了解自己——迷惘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自知的人! 校园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校园中每一位年轻大学生! 2002年2月24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大三学生马某仅仅因为学习成绩差被学校勒令退学,害怕让家人知道,这个21岁的青年竟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奶奶和父亲。 2002年3月,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大四学生刘某用硫酸和火碱等化学物质向北京动物园的熊泼去,5只黑熊、棕熊和马熊先后被烧伤致残。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宿舍发现四具死尸,死者均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随后,公安部发出了A级通缉令,在全国悬赏20万捉拿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月24日,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故意杀人案一审作出判决,马加爵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5年4月22日北大03级中文系一女生从9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据说这个女孩生前在北大BBS上发帖子写道———“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或许死后的寂静,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关注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情感障碍、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占相当大的比例 你的心理健康吗?你有这些情况吗:你经常焦虑吗?你有恐惧感吗?你有压力感吗?你有无力感吗?你感觉到人际关系问题吗?你会经常走神吗?你经常为生活中的事情烦恼吗? “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不会内疚、不懂感激)、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等等(问问你自己,你有吗?) 小 结每个人都有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空间,心理健康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自我完善 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宣言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感冒和一般性的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7、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8、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心理健康: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即个体具有良好的适应力,生命充满活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三好”表现:●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 ●好的处世能力:能现实地看问题,有自我控制能力,在变化事物面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1)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应当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胆怯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应当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心理体验,但能主动调节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3)能协调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4)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所思、所言、所做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以此为基础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评价客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6)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珍惜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 (7)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不健康不等同于不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过程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而引发的消极心态学校我不满意!专业我不喜欢!老师水平一般!饭菜味道更一般!…… 暂时的目标缺失导致的迷惘心态 光环褪色而导致的失落心态 (二)学习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 (三)人际关系问题1人际关系不适应2社交不良3个体心灵闭锁 (四)恋爱与性方面的问题恋爱观恋爱与学习的冲突爱与性 (五)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中的心理问题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 (六)人格(个性)缺陷自卑自卑是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与品质,甚至轻视或看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外貌、个性、品质、能力达不到理想自我的标准,从而丧失自我实现的信心。 孤僻孤僻是指自我孤立、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缺陷。自我封闭自卑自傲孤芳自赏 偏执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过强的表现。表现为只相信自己,不信任任何人,凡事耿耿于怀,好走极端,显得异常执拗任性、刚愎自用。 虚荣过分看重荣誉及他人的赞美,自以为是。虚荣心是自尊心与自卑感的混合产物。虚荣心强的人一般情感脆弱,自尊敏感,虽然有些自卑,又担心别人伤害自己的尊严,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进防御性强。 空虚空虚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主要特点是百无聊赖,闲散寂寞。表现为:生活缺乏目标,无所事事,懒散倦怠,浑浑噩噩,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心理上总感到“没劲”“无聊”,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对生活失去兴趣,缺乏热情。 (七)情绪困扰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 抑郁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对任何事物都悲观失望、消沉愁闷、精神萎靡、孤独寡言、动作迟缓、思想呆滞、兴趣丧失,可伴食欲减退、失眠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 嫉妒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嫉妒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当看到他人比自己强时,如他人的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 冷漠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无动于衷。具体表现为:凡事不关心,冷漠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对一切漠然置之,似乎看破红尘,超凡脱俗 三、怎样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健全认知过程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埃利斯ABC理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事件只是产生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看法和解释以及其中蕴涵的信念,才是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埃利斯ABC理论A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个体在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C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ABC诱发事件   信念   行为结果 改变认知,换个角度看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真:第一极端思维第二心理过滤第三任意推断(瞎猜测)第四“专横的必须” 形成合理的认识观念,反对三个认识误区:第一,绝对化的认识误区。这是一种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事情必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的不合理认知倾向。这种思维非此即彼,缺乏弹性,对生活的认识简单、机械,从而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中 第二过分概括化的认识误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一次考试失利或遇到挫折,就导致其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全盘否定 第三,糟糕至极的认识误区这种不合理的认识以夸大失败或痛苦的体验为特征,认为一件事情发生了,其后果必定不堪设想 针对患者的认知偏差或认知曲解,最好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改变认知 提高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初级阶段:构建心理防御机制消极防御机制:文饰(酸葡萄心理—贬低目标;甜柠檬心理—夸大已取得的成绩)冷漠(内心焦急不安,却不积极寻找方法,茫然地适应产生痛苦的情境)压抑(把不愉快的经历压下去)推诿(把自己的失误转嫁他人)逃避(从构成挫折的情境中退却,避免再接触) 积极防御机制:补偿(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旧的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来的失败痛苦)认同(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增强自信心)升华(把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需要转化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需要。如嫉妒心理转化成竞争心理和行为) 快乐的学问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驳斥非理性信念随想认知失真合理反应1,被老师当众批评,真丢人死了极端化思维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被人批评是正常的,没什么丢人。虽然我很难堪,但也不至于那么可怕。没有时间观念不是什么好习惯,以后要改正2,同学们肯定会嘲笑我,以后我在同学中还怎么做人?瞎猜测,极端化思维大部分同学都很友好,起码我宿舍的同学知道我身体不好,它们会同情我。一个小错误并不影响我在同学中的地位三栏目技术 随想认知失真合理反应3,老师真可恶,他看不起农村的学生情绪推理其实老师平时对我也挺关心,他发火并不针对我一个人,谁犯错误,他都会批评4,我真倒霉,偶尔迟到一次就被老师碰上诅咒弱者才会怨命,只要我积极进取,我的命一定很好。我现在要做的是找老师沟通,解释一下迟到的原因三栏目技术 (二)学会调节与管理情绪 七种积极情绪:1.爱2.感动3.希望4.信心5.同情6.乐观7.忠诚七种消极情绪:1.恐惧2.仇恨3.愤怒4.贪婪5.嫉妒6.报复7.迷信 原则1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与主观幸福感,热爱生活2注重沟通的艺术,学会与人合作,建立宽厚的人际关系3悦纳自己,用赞赏的目光对待自己4对他人期望值不要过高,以避免失望感5学会忘记过去及失败对自己的伤害6避免过分自责7不要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方法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积极的自我暗示让自己忙起来学会自娱冷 却 (三)锻炼意志,积极行动 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第一,确立恰当的目标。“没有目标的路最长!”“走得最慢得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的快!” 第二,讲究科学方法,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坚持从小事做起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事,每人尽量把胳膊向前甩,然后尽力向后甩。”说着,自己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作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动作,谁做不到呀?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坚持做300下的学生请举起手来。”有90%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了。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那些同学坚持做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古希腊的另外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小故事 胜利在最后五分钟!——拿破仑 第四,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积极行动,战胜行动最大的敌人———惰性 如果想要快乐,就为自己定个目标,使它支配自己的思想,放出自己的活力,鼓舞自己的希望,快乐就在你心里。它源于:去做具体而明确的事,把自己全副的心思和活力放在其中。————戴尔.卡耐基 (四)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1,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2,不苛求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 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提高挫折承受力:1,正确认识挫折2,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3,适当运用心理防卫机制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能够孤独生活在世上的,不是上帝,就是野兽! 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善于微笑学会倾听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了解别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信守承诺勇于道歉为别人喝彩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一)修炼自己良好的个性1、积极2、自信(二)遵循“三A”原则1、接受(accept)2、赞同(agree)3、赞美(admire)一、让人喜欢的技巧 (三)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1、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2、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3、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做一个好的听众(四)密切与他人的人际关系1、给对方“特殊对待”2、适度的自我暴露3、请对方帮小忙 (五)注意交谈艺术1、商讨式交谈2、说服式交谈3、静听式交谈4、闲谈式交谈(六)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 (一)争辩的艺术1、避免无谓的争辩2、争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3、保持风度,有器量(二)批评的艺术1、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再苦口2、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3、点到为止,给人台阶人际交往技巧 (三)拒绝的艺术1、补偿式拒绝:提出另一建议,以示诚意2、先肯定后拒绝:以示其情非得已3、爱护性拒绝:站在对方立场谈理由(四)适度幽默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际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锻炼!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卡耐基 (六)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