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ID:20995982

大小:1.6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17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_第1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_第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_第3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_第4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目录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五大成因三、对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建议四、对就业者的建议五、对创业者的建议六、对待业者的建议七、对高等学校的建议八、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概览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综合报告指出,中国高校在校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里翻了一番,2001年高校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报告说,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说,这是中国首次

2、在高等教育规模上超过美国。(二)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毕业生数大增:2001年————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50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500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7年增加了444万人与此同时:企业————减员增效政府————精简机构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才需求下降(三)国内就业空间有多大?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五

3、”期间,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将升至峰值(4650万)。加上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1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7%,实际失业率在5—6%。专家估计:我国隐性失业人数3000万人。(四)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就业弹性系数:指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愈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愈强,反之亦然。近几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

4、一直走低。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即8.6个百分点,年均增加就业人口804万人,即一个百分点一百万人;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即9.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就业人口748万人,少了56万人。原因分析:(1)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受到遏制;(2)人民币增值、金融风险压力增大,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影响;(3)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很多关闭。(五)中国的就业空间在那里?世界500强中400多家来华投资拓展了就业空间。国家公务员招考,增加了就业岗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人才西进。民营经济已经成为

5、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体。城市社区估计有1500万个就业岗位有待开发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保障不到位,难以优化配置*供求信息不对称,求职难寻其位*就业观念未调整,长期犹豫观望*盲目人才高消费,适者被阻门外*人才生产未接轨,供求关系失调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660万个中国13亿人——中小企业700万个中小企业难以举办与存活的原因:1、注册

6、登记门槛高;2、审批时间长;3、各种收费多;4、贷款比较难中国温州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十分容易。(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

7、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据2003年8月21日《组织人事报》报导,2003年一季度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三)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造成职位浪费大学专业调整这几年是一个周期,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远远高于这个

8、速度。结果导致招生时是热门专业,分配时变成了供大于求的冷门学生。这需要加强大学毕业生信息的汇集于分析,以及动态调整。(四)专门人才与生产不顾需求带来供给过剩在社会保障没有建立的情况下,相形见绌的职工,不能正常离开单位,而更为优秀的大学生也少有空位可以填充。人才既多又少,实际是一种滞胀,抓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当前的一件大事。(五)社会保障未建立,人才不能新陈代谢三、对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建议(一)高校毕业生有三条出路大学毕业生A、就业——端起别人给自己制造的饭碗B、失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