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

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

ID:21132519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_第1页
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_第2页
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徐鸿飞(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1500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332-02【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针灸疗法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有阵发性呼吸网难、哮鸣、咳嗽和咳痰:根据病因不同,分为过敏型、内源型、混合型。老年患者多为混合型:木病易反复发作。木病属中医学“喘证”、“哮证”的范畴。多因痰饮内伏,加之风寒袭肺,或痰热壅阻,使肺失宣降所致。老年患者多属肾不纳气所致。一、辨证治疗1.治疗原则:风寒犯肺型应宣肺散寒,平喘降逆为主,

2、兼以化痰;痰热壅肺型则应清泻肺热,平喘降逆;肺脾气虚型应补肺健脾;脾肾阳虚型应健脾益肺,补肾纳气。2.处方⑴主穴: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定喘、肺俞;第二组取膻中、天突。可以单取一组,也可以两组交替使用。(2)配穴:风寒犯肺配大椎、风门(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痰热壅肺取鱼际、合谷(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肺脾气虚配足三里、关元(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脾肾阳虚配肾俞、脾俞(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太溪(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定喘、肺俞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1.2±0.2寸,紧靠胸骨

3、后面向下平刺天突1.2±0.2寸。向上斜刺大椎0.8±0.2寸,向脊柱方向斜刺风门0.6±0.2寸。直刺鱼际0.8±0.2寸,直刺合谷1.2±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关兀1.4±0.4寸,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肾俞、脾俞0.6±0.2寸,直刺太溪0.8±0.2寸。每天治疗1〜2次,每次治疗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钟。4.按语:定喘穴具冇良好

4、的止喘作用;肺俞乃肺气赖以转输流注之所在,为治肺系病的重要穴位;膻中、天突可平喘。数穴同用,有平喘降逆、宣肺化痰之功。大椎、风门以疏风散寒;鱼际、合谷以清泻肺热;足三里,健脾和胃,以扶后天之本;关元补益正气;肾俞、太溪,可补肾纳气,以培先天之本。二、辨病治疗1.体针疗法(1)处方: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一组与第四组穴位

5、同吋使用,第二组与第三组、第五组穴位同吋使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风门、肺俞、T2〜T4夹资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1.2±0.2寸。斜刺孑L最1.2±0.2寸,平刺夕U缺1.2±0.2寸,直刺鱼际0.8±0.2寸。直刺三阴交1.4±0.2、j*,直刺太溪0.8±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关元1.4±0.4寸。每天针刺2〜3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

6、5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的幅度为3〜4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的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3)按语:支气管与肺脏接受来自T2〜T4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2〜T4节段及其附近的节段内选用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后T2〜T4节段及其附近节段内的穴位。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气管、肺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

7、要解刮生理学基础。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常伴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不足.为了加强该系统的机能,稳定和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故此取用了第四组、第五组穴位。本病发作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旨在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的捻转手法,0的在于加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调节或稳定机体的免疫机能,使低下的或不稳定的内分泌、免疫机能恢复正常。参考文献[1】黄克文;袁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