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基本概况

上虞市基本概况

ID:21262443

大小:139.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20

上虞市基本概况_第1页
上虞市基本概况_第2页
上虞市基本概况_第3页
上虞市基本概况_第4页
上虞市基本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虞市基本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虞市基本概况一、历史渊源上虞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史,属河姆渡文化圈。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史书记载唐尧禅位虞舜,“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上虞生活。公元前222年(秦嬴政25年)上虞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浙江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虞以历史悠久、文化兴盛、山水秀美、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独树一帜。久远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了璀璨的文明。诞生于上虞的舜,在“父顽,(继)母嚣,弟傲

2、”几次欲害死他的情况下,依然百般忍让,以仁义孝悌之心感化家人;孝感动天的少女曹娥,投江救父,尸负父出。舜和曹娥在各领二十四孝男女孝之首的同时,也奠定了上虞中华孝文化第一高地的地位。春秋时期,上虞一带的酿酒、制陶、冶炼等即著称全国,特别是商代中期,用叠压“龙窑”烧制印纹硬陶和外敷青釉的瓷器,直接造就了汉代小仙坛一带越窑青瓷的滥觞,使上虞成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王充写《论衡》、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章学诚奠基近代方志学、杜亚泉倡导自然科学、罗振玉立说甲骨文、竺可桢拓荒地理气象学、马一浮树帜国学,上虞为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苗圃。东晋时,谢

3、安兄弟及王羲之、孙绰、李充、阮裕、许洵、支遁等名士隐居上虞东山,“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后谢安出山从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成语“东山再起”缘出于此,上虞乃中国隐逸文化的平台之一。“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54作为梁祝千古绝唱的女主角祝英台的故里,上虞无疑是英台文化最正宗的原生地和最丰泽的生发源。1920年代初,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匡互生、李叔同、朱光潜、王任叔、刘熏宇等一大批“五四”文化精英聚集上虞驿亭白马湖畔,在打造“北有南开,南有春晖”奇迹的同时,直接引领和促进

4、了“五四”新文学、新文艺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铺张和提升,上虞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的重要村落。二、自然地理上虞市地处东海之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金南翼杭州与宁波中间,是绍兴市辖区,全市面积1403平方公里,市境基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46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3米,是全市最高点;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最高点罗村山海拔390.7米。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

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2万亩,海涂土地40余万亩,是浙江省土地资源贮备最为丰富的县(市)。上虞水资源丰沛,浙江第四大河流曹娥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隐潭溪,人工河有萧甬运河、四十里河、百沥河等,小舜江水库为浙江省第三大水库,主要湖泊有皂李湖、小越湖、白马湖、康家湖等,平均年入境水量达28亿立方米。上虞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0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mm54上下,其气候环境具有江南温山软水、春风秋雨的

6、典型特征。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秀美的山川,使得江南鱼米之乡的上虞盛产粮、棉、麻、杨梅、葡萄、板粟、青梅、蔬菜等丰富的物产和众多淡水、海水产品。特别是二都杨梅、盖北葡萄、下管魁粟、曹娥江河蟹、南美白对虾及“女儿红”黄酒、粱湖年糕、崧厦霉千张等名产名品,更以数量和品质驰名省内外。而境内的矿藏则有铁、锰、铜、叶蜡石、黄沙、高岭土等,其中叶蜡石和黄沙储量十分丰富。三、行政区域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江相望,南依四明山钟灵毓秀,东离东方大港宁波62公里,与余姚市连接;西距省会城市杭州70公里,与绍兴连接;人口77.3万

7、,下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54夏帝少康后上虞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

8、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