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

ID:21420830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_第1页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_第2页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_第3页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_第4页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文学经典是文学理论中的基础范畴,也是一个讨论很多却渐无新意的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引入新的视角来切入这一问题域。有不少学者开始转换讨论问题的角度。以往我们常常关注什么是经典,现在则更将焦点转向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表明我们开始认识到经典并非一个超历史的自然生成物。不过在许多人眼中,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仍然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它一方面表明经典建构(canon-formation)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例如在英国浪漫主义时代,为何在众多的诗人中只有5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

2、济慈能够成就不朽声名?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只得坦承对此也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另一方面人们常常把文学经典看作是伟大天才的产物,再加上批评家的慧眼识珠,也许还要有历史的风云际会,文学经典就被看成是一个艺术家天赋和历史机遇结合的产物。然而这种看法只会添加覆盖在文学经典上的神秘面纱,对经典问题并没有贡献出多少真知灼见。在本文中笔者从文学制度(literary  文学制度视角下的经典建构文学经典是文学理论中的基础范畴,也是一个讨论很多却渐无新意的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引入新的视角来切入这一问题域。有不少学者开始转

3、换讨论问题的角度。以往我们常常关注什么是经典,现在则更将焦点转向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表明我们开始认识到经典并非一个超历史的自然生成物。不过在许多人眼中,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仍然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它一方面表明经典建构(canon-formation)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例如在英国浪漫主义时代,为何在众多的诗人中只有5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能够成就不朽声名?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只得坦承对此也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另一方面人们常常把文学经典看作是伟大天才的产物,再加上批评家的慧眼识珠,也许

4、还要有历史的风云际会,文学经典就被看成是一个艺术家天赋和历史机遇结合的产物。然而这种看法只会添加覆盖在文学经典上的神秘面纱,对经典问题并没有贡献出多少真知灼见。在本文中笔者从文学制度(literaryinstitu-tion)的视角来考察经典建构问题。这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预设之上:经典建构问题主要是一个文学社会学问题。正如M.H.艾布拉姆斯所指出的: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被公众默认为经典的社会过程被称为经典的形成。他认为这个过程中的因素既复杂又充满争议。这其中包括不同的批评家、学者和作家在这一过程中能达成广泛的共

5、识;经典作家对其他作家产生持久的影响;某个作家或某些作品在一个文化社区中不断被人们提及;经典作品普遍被选作学校和大学课程中的学业内容。他的描述虽不够全面,却有力地提示我们关注经典建构过程中的社会因素。此外特里伊格尔顿还告诉我们文学制度不仅包括学院,也包括出版者们,文学编辑们和评论家们。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文学制度在经典建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莎士比亚并不是现成地就在手边的伟大文学,于是就这样被文学制度幸福地发现了:他之所以是伟大文学是因为文学制度将他构成为这样离开了作品在种种特定形式的社会生活和制度生活中所受到的

6、种种对待方式,就根本无所谓真正伟大的或真正如何的文学。总之在经典建构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要引入文学制度这个范畴,主要是力图阐明文学制度为经典建构提供了空间与动力,进一步探讨经典建构中社会因素与美学价值的张力关系。一、现代性与文学制度本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文学制度是现代性的产物。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现在谈论的文学其实是一个现代词汇。乔纳森卡勒干脆说文学的现代含义只有二百年。那么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文学经典当然也是一个现代概念。以往经典形成的力量主要来自教会与国家,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则主要是在文学制度

7、内建构而成的。举例来说,《圣经》成为文化与宗教经典是教会与国家共谋的产物,但它广泛地被作为文学经典来进行研究则是在文学制度(如现代大学与研究机构)中进行的。文学制度产生于现代性进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一般认为,现代性的进程是一个合理化或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过程。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社会形成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诸多社会领域不断分化成具有各自独立性的领域。正如斯温杰伍德所概括的:现代性始于体制和文化的不断合理化,始于统一的、支配性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崩溃,始于一个区分性的诸价值

8、领域的多元结构的出现,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和科学的以及审美的和性爱的(个人领域)诸多价值领域,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不再是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由诸多自主的领域和彼此竞争的价值所构成的X络。现代世界的这种去中心化意味着每个领域及其活动都是依据它的内在价值去评判的(比如,艺术作品必须依据来自美学领域而非经济或政治领域的标准来评判)。这样一来艺术自律观念开始诞生并逐渐走向成熟,而这恰恰就成为是文学制度形成的重要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