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ID:21494303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使之掌握手卫生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然后开展活动。结果通过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六步洗手法,从而能够正确洗手。结论通过品管圈干预,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品管圈干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就是由

2、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许多原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2],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有效、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控制与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4]。由于感染科的特殊性质,医务人员手卫生则更为重要。我院于201

3、3年12月开展QCC活动以来,明显的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依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质量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方式组成QCC小组,科主任为辅导员,科室院感监控医生为圈长,圈员8人。选定主题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圈名为守护圈,主题为:用我们医护人员干净的双手守护病人的健康!按QCC活动十大步骤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改善。  2现状调查  2.1调查人员组成采取调查小组(QCC小组成

4、员组成)随机跟踪现场调查的方式,对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  2.2调查内容包含三个项目的内容,分别是:①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表;②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效果;③干手设施查检表,由快速手消、一次性纸巾、手卫生执行情况等准备内容。  2.3调查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即在现场工作过程中调查人员随机跟随医护人员,观察每个手卫生时机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计算此时机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2.4查检表  2.4.1共调查手卫生时机500个,对经常操作的(查看病人前后、输液前后、静脉采血前后,各种有创操作前后)四项实施检查。  2.4.2不同手卫生时机

5、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查检表,见表1。  2.4.3手卫生干手设施,医院内总的配置率为67.5%其中:治疗室、换药室洗手龙头均符合要求,均配有洗手液,干手使用干手纸,但科室纸盒内有时未配备一次性纸巾。  3目标值设定  通过现状调查得出医务人员平均手卫生依从性58.16%,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目标是达到90%;2012年等级医院评审修订院感标准医院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95%;我院院感科对洗手执行率及正确率要求必须≥95%,因而将洗手执行率及正确率目标值定为95%。  4解析  4.1鱼骨图分析从人员、管理、环境、设施四个方面分析,运用特性要因分析,分

6、析引起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模式进行全体组员解析、讨论、评分。制定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因素调查表。包括科室奖惩制度不明、手卫生培训不到位、手卫生意识淡薄、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洗手费时、手消液损伤皮肤、缺少手卫生温馨提示牌、手卫生指征不熟悉、人力资源不足、管理者监管不力,共10个内容。并对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因素采取等级评分,其中重要5分,一般3分,差1分。  4.2真因验证为找出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可逐条确认末端因素。①张贴手卫生温馨提示牌和备齐手卫生耗材后,对依从性再次现场验证,观察是否得到改善,若改善效果明显,则可定为主要因素。②人的主客观性

7、因素,如:手卫生指征不熟悉、手卫生意识淡薄、管理者监管不力、科室手卫生奖惩制度不明、培训不到位等可采取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判定。最后得出真因有四条:手卫生意识淡薄、医患比例失调、手卫生耗材不够、手卫生培训不到位。  5对策拟定与实施  5.1提高手卫生意识开展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多做标识:在电脑屏幕、背景制作相关洗手提示标识及病房门上张贴洗手标识,在阅览架上放上有关洗手知识图册。相互提醒:工作前医护人员之间相互提醒。将其纳入标签、标识管理制度,每周检查、补充一次。  5.2增加洗手液和手消毒?┘耙淮涡灾浇淼呐渲茫?达到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