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

ID:2152388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_第1页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_第2页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_第3页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_第4页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战探讨:纳税评估的六大误区  在纳税评估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对纳税评估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误区一:只评估所得税年申报,不考虑所得税预缴。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规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评估的期限以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为主,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往期或以往年度。可见,税法并没有严格限制对预缴申报的评估,原则上是在纳税申报到期之后进行。而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

2、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同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由此看来,预缴税款是税法规定的一项义务,不按规定预缴税款是一种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因此,评估人员也应该对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进行评估

3、。  误区二:按稽查程序搜集资料,重证据而缺乏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评估人员,复印了纳税人一大堆资料,有账簿、凭证、询问笔录,还有纳税人按的手印,俨然一幅稽查模样。殊不知,评估和稽查是两码事。稽查重证据,靠证据说话;评估重分析,以理服人,促使纳税人自行改正。评估是根据评估指标及预警值,筛选评估对象,然后由评估人员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和移送稽查等相关措施。所以,评估的证据主要是评估人员的税源分析状况、投入产出的计算过程、逻辑关系的推理证明、水电费耗费的数

4、据信息等凭据,而不是纳税人的账簿和凭证。  误区三:只注重评估税款入库,忽视追征的期限。  在评估工作中,笔者发现,税款追征期限问题,不同税务机关的处理,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追溯到前3年,有的追溯到前5年,甚至5年以上。殊不知,税款追征期限,税法是有明文规定的,性质不同,追征期限也不一样。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

5、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同时,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规定,追征期为5年的“特殊情况”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未扣或者少扣、未收或者少收税款,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综上所述,税款追征期限问题,应包括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二是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三是因偷税、抗税、骗税而未缴少

6、缴税款的;四是法律未明确规定追征期的其他情形。很显然,实施纳税评估,在评估环节处理的涉税问题,大多属于前两种情形。如果评估税款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下,并且追征期超过3年以上的,或者评估税款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并且追征期超过5年以上的,就应该慎重考虑税款追征期是否过期,或者是否移送稽查等相关问题了。  误区四:没有过错责任方划分,加收滞纳金没商量。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同时,税

7、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规定,“税务机关的责任”,是指税务机关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或者执法行为违法。  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一些评估案例,是由于税务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造成的,不应该对其加收滞纳金。但评估人员往往忽略了这一细节,一般都按规定加收了滞纳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误区五:调查核实为必经程序,评估案卷千篇一律。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但在实际评

8、估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案卷都是一个模板。即案头分析→税务约谈→调查核实→认定处理(移送稽查)→回归分析→征管建议。其实,仔细阅读分析《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其本意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纳税评估对象,所有的评估步骤都面面俱到。事实上,纳税评估的实质就是带着涉税疑点找问题,并对疑点逐一排除,涉税疑点能在约谈环节解决的,就没必要逐一下户调查核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