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

ID:2153042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_第1页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_第2页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_第3页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_第4页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同心共享”国企版路在何方?    未来国企改革的成败不仅仅在于是否一股脑儿完成了混改,而在于是否同步建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共享市场化运行机制下载论文网  近日赴深圳开展对标学习调研,对碧桂园、华为等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颇感惊讶,甚至有些“羡慕”。  碧桂园集团1992年成立,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6年销售约3088亿元,2017年上半年3000亿元,预计2017年超过6000亿元。华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接近70%的销售来自于海外业务,

2、全球化趋势非常明显。如此??大的企业集团,是如何推动企业强势发展,如何规避大集团病的呢?说到底,就是如何实现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恰恰是国企遭诟病的焦点。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超乎寻常,有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气魄。归根到底源于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思维是敢于“剑走偏锋”但又游刃有余,对延揽优秀人才的态度是如饥似渴且目光“凶狠”,对锤炼和使用人才的措施是不拘一格且价值最大化的“同心共享”。那么,国企激励机制改革的步伐仅仅是“闻得阁楼响”,抑或是渐行渐远?  突破:从“成就共享”到“同心共享”  碧桂园这几年的成就,离不开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创新。他们最大的激励来自“成就共享”“同心共享”计划。2012年“成就共享”主要针对管理团队,当项目的现金流和利润指标达到集团要求,就可获得超额的奖金包。2014年“同心共享”则是项目跟投的合伙人模式,管理层强制投资,员工自愿跟投,碧桂园可以为员工提供低息贷款的配资,帮员工用杠杆撬动更大的回报。“同心共享”是“成就共享”的升级版,极大地激发了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的主人翁意识,跟投人都从过去打工者变成小老板,思维上从过去专注效率的“运营意识”升级为专注利润的“经营意识”。  2014年10月,碧桂园“同心共享”制度明确,所

4、有新获取的项目均采取跟投机制,项目经过内部审批定案后,集团投资85%以上,员工跟投不超过15%的项目股权,共同组成项目公司,同股同权,“成就双享”。跟投比例为三个部分:一是由总部高管共同组成一个基金,对每个项目进行平均跟投,股权比例约在5%;二是区域平台对区域内的每个项目平均跟投,比例在5%以内;三是项目团队跟投所管的项目,比例在5%以内。资金来源主要是员工自筹资金,集团为员工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或帮助申请贷款。例如,某项目投资跟进人员共负责跟进两个项目,公司要求他每个项目跟投10万元,两个项目共20万元,集团可提供贷款12万元,按同期

5、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成就共享”的本质是对超额利润实施激励。“同心共享”的本质是项目跟投机制,目的是“股权留人”“金手铐留人”。2015年,碧桂园有两位区域总裁的个人收入突破1亿元;2016年,有6位区域总裁个人收入突破1亿元。2016年,碧桂园实行同心共享的项目达583个,开工310个。实施“同心共享”制度以来,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一是效率提升,项目的开盘时间由之前的6-7个月缩短到个月(业界平均开盘周期为8个月)。二是回款加快,现金流回正的周期由10-12个月缩短到个月。三是成本下降,净利润率从10%提升到12%。四是

6、各项指标提升后,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由30%左右提高到约65%。五是销售业绩大幅提升,销售额由2015年的1400亿翻一倍多,2016年达3000多亿,从第7名跃升至全国三甲,今年有望成全国第一。  痛点:“同心共享”国企版为何难?  碧桂园属于民营企业,其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非常大。从“成就共享”到“同心共享”,持续探索企业经营全球化、内部机制市场化。与之相比,国企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有物理反应,没有化学反应。研究“同心共享”对企业贡献值的同时,最亟需研究的是,国企为何无法实施“同心共享”?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7、一是“三铁”思维作祟。长期以来,国企内部存在“无过便是功”的心态,内部积极性不高、干劲不够,得过且过。特别是非市场化的“三铁”规则,即“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已成为国企最顽固的恶疾之一。人才使用按资排辈,干部使用能上不能下,员工聘任能进不能出,薪酬分配平均大锅饭,严重影响了经营团队的士气和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国企体制机制的“双限制”。即,工效挂钩总额限制、薪酬分配差异限制。具体表现为没有激励创利的工效挂钩机制、没有建立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新公有体制、职业经理人制度转换通道不畅通、项目跟投机制政策受限。这就造成了因为激励机制不明确

8、,使得内部活力不够,核心团队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眼下国企最沉痛的话题是“发现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有一种“人到走时方是才”的痛楚。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是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的最大问题是对人才的视而不见和激励机制的失灵。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