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ID:2160429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针灸理疗联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实施研究,对照组针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理疗,对比治疗效果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理疗用于颈椎病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疗效安全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理疗;效果观察  颈椎病作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

2、关,比如生活压力过大、慢性劳损、椎管狭窄或退行性病变等,都会导致颈椎综合症,引发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以做好颈椎病患者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针灸、理疗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观察针灸配合治疗颈椎病效果,选取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实施研究,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经过物理检查(如压顶试验、前屈旋颈试验等)、X线、肌电图或CT检查确诊,年龄20

3、~68岁,排除合并心肺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颈椎间结核等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6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6岁,椎动脉型18例,交感神经型5例,脊髓型15例,神经根型2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针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理疗。  针灸治疗: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治法舒筋通络、补益肝肾,主穴天柱、夹脊、风池、大椎、肩颈、阿是穴,局部取穴舒筋活血,主穴后溪、申脉、昆仑、养老

4、等远部取穴行气止痛。肝肾亏虚配穴太溪、阳陵泉、太冲、悬钟,风寒湿温针或者隔姜灸,风湿热刺络拔罐。入针3~5min,留针10~15min,1次/d,以10d为一疗程。  理疗治疗:干扰电流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消炎、消肿,配合应用镇痛麻醉药物如奴弗止因、利多卡因等做直流电导入,增强效果。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VAS评分。疗效评价指标以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为主,结合患者症状体征、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等制定,以治愈+显效+有效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肩颈疼痛、四肢乏力、心动过速、视力障碍等症状

5、基本消失,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肩颈功能显著改善,活动受限轻微,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有效:症状体征虽然有所改善但肩颈功能仍明显受限;无效:不符合以上评价指标或者肩颈功能恶化、加重者。疼痛情况评价以VAS(视觉模拟评分)为主,得分越高疼痛越明显[1]。  1.4统计学方法临床医学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并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

6、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84,P<0.05)。  研究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7.58±0.86)分、(1.13±0.5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7.63±0.82)分、(3.48±0.77)分。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病作为当前备受关注影响群体健康的典型病症,其发生会导致肩颈疼痛、四肢乏力、行走困难、视物模糊、吞咽障碍、胸部

7、疼痛等诸多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颈心综合征或者下肢瘫痪等,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临床中要积极采取有效治疗举措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控制病情并减轻危害至关重要。  颈椎病中医辨证属于眩晕、痹症、痿证范畴,发生根由为外伤劳损、风寒湿邪导致经络痹阻、筋脉拘急,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容易导致精血亏虚、脑脉失养,从而致使髓海不足引发颈椎病或眩晕症。颈椎病的发生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头、肩颈部位疼痛,诊断中要注意与颈间筋膜炎、肩周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进行鉴别,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实施针对性治疗[2]。  本次治疗中将60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8、,以舒筋通络、补益肝肾、活血止痛为根本进行针灸治疗,主穴天柱、夹脊、风池、大椎舒筋活血并通络止痛,后溪、申脉、昆仑、养老等舒筋通络、行气止痛,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物理疗法利用各类物理因子如光电热等直接作用于患处进行治疗,本次治疗采用干扰电疗法,利用脉冲中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引发收缩反应,并产生运动阈电流,通过消炎、消肿及止痛改善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