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ID:2161072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_第1页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_第2页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_第3页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_第4页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不断完善,为促进公众与管理部门、环评机构之间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在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完善措施。文章对于更好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问题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221  1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是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各类环境影响,并征求公众认可和理解的一项调查性工作。随着居民环境

2、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环节。1989年,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环评法》指出:“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2006年,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范了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2012年8月15日,环保部发布公告,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相关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模式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

3、工作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已经建立,为更好地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主观意识等限制,实际中公众参与制度发挥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并存在下述问题:  2.1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不够全面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污染物排放分析等内容是环境影响分析的重要依据,然而有些部门在公众参与调查时,对拟建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未能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公开,在项目对环境的危害、污染情况及潜在的影响等方面避重就轻,未就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向公众进行如实的介绍。使得公众参与调查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公众

4、参与意见得不到重视  实际中,公众参与的介入时间往往在环评报告编制的后期,一些有效的意见没有真正的纳入报告当中。一些环评报告书对公众参与环节较为敷衍,相关章节未免有例行公事之嫌。对于一些不赞成项目建设的公众意见一笔带过,没有阐明公众反对的根本原因和是否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人为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2.3公众参与形式单一  目前公众参与大多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未能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将政府的意见告之于众。难以真实、广泛地征求相关居民的意见,从而为以后的环境纠纷埋下隐患。  2.4公众环境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公众参

5、与的积极性较高。然而,仍有一部分公众缺乏科学理性的环境观念,更没有参与公众调查的主观意识。有些居民对建设项目一律持抵制态度,另一些人对公众参与抱着事不关己的心理,既不拒签也不签署同意意见。  3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建议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为了使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尽量全面,未来要立法进一步细化公众参与的程序,明确公众参与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明确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公众参与制度更加科学与完善。  3.2明确公众参与的介入时间  理论上,公众参与的最佳时机是在环境影响初评价阶段。但是,实际中这种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决策部门与公众间的互

6、动需求。因此,应鼓励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通过让公众全程参与评价,从而提升对参与意见的重视程度。  3.3健全公众参与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主要有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五种形式。然而,现阶段公众参与大多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而限制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环境影响初评价阶段,环境影响信息量少,公众参与方式以专家咨询和一般性公众调查为宜;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由于决策范围、项目选址已基本确定,环境影响范围、程度已明确,此时的参与对象既要有针对性,亦要有广泛性。  3.4加强环保知识宣传  

7、为了进一步普及我国的公众参与意识,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全社会的环境教育。将国内外的环境形势、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制作成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社区图片展等方式传达给普通公众,有步骤、有计划地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对公众参与的方式、流程、作用等进行详细的描述,让更多的公众都关注公众参与工作本身。  4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激发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热情,保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也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各类项目建设对于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并积极加入到环境影响评价工

8、作中的公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