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

ID:21669872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_第1页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_第2页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_第3页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_第4页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一 症状    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节瘟、穗颈瘟对水稻影响最大。  1 叶瘟:一般在7月上、中旬发生。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1.1急性型病斑:病斑近圆形,褪绿,病斑正面和背面有大量的灰绿色霉层。  1.2慢性型病斑:由急性病斑转化而来,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间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晕圈,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霉层。  2 节瘟:多发生于剑叶下第1-2个节上,节部变黑色,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3 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扩展

2、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秕粒增多,重者形成白穗。  4 谷粒稻瘟发病早的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的,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受害的可使米粒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但护颖受害变褐或黑褐色,虽不影响结实,却可造成种子带病。  在湿度大时,节、穗颈、枝梗和谷粒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层。因此,当本病与其他病害不易区别时,可将病部置于25~30C下保湿培养2~3天,根据所产生的霉层特征,及镜检的结果进行鉴别。    二 病原 病原菌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其有性世代为稻卵孢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但一般极少产生有性世代   

3、 1 形态分生孢子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无色,初期五隔,成熟时多具2个隔膜,个别的具1-3个隔膜,基部有脚胞,有时分隔处稍缢缩。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一般有2~4个隔膜,基部稍粗,淡褐色,往上渐细,色淡,顶端呈曲折状,上有孢子脱落后的疤痕。多数是数根成丛自气孔或表皮伸出,很少单生。  分生孢子萌发时多从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接触寄主表面后,于末端形成压力胞,压力胞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壁厚、色深,以后长出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  2 生理 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37℃,以26-28℃为最适。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0-35℃,以25-28℃为最

4、适,所需最短时间为6-8小时,温度升高产孢量逐渐减少,超过32℃便极少产孢。孢子的形成以饱和湿度时为最适,在相对湿度90%以下时减少到10%左右,在相对湿度80%以下不能形成,因此多在夜间形成孢子。  分生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与分生孢子形成的相似,所需最短时间为0.5-1小时,但在10~15℃时不萌发。对湿度的要求,在96%以上的相对湿度并有水滴存在时孢子萌发良好。相对湿度低于90%不能萌发。而且孢子萌发必须有水滴存在,否则即使在相对湿度为100%时,萌芽率也仅约1.5%。  孢子飞散从午后4时开始,高峰期在凌晨2时,天气晴朗的白天中午

5、没有孢子飞散,如下小雨则白天也有孢子飞散。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光、暗交替的条件。直射阳光可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的伸长。  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湿热的抵抗力弱。在湿热处理下,病节内的菌丝经55℃、10分钟死亡;在谷粒和护颖内的菌丝,其致死温度分别为54℃和52℃、10分钟;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3 寄主范围 在自然条件下,稻瘟菌只侵染水稻。据日本报道可在田间一些单、双叶植物的枯叶上腐生并产生孢子,人工接种时可侵染小麦、大麦、玉米、谷子以及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    三 发病特点    稻瘟病的病菌主要在病

6、稻草上越冬,来年7月上旬温度适宜时病稻草上的病菌借气流传播到水稻叶片上引起发病。在病斑上发生大量的灰褐色霉层就是病菌,靠风、雨再侵染到其它叶片、节、穗颈上造成持续发病。  病稻草中越冬的菌丝,在北方于6-7月间降雨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长江流域各省,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产生分生孢子,5-6月最多,至7月底仍有发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秧田和本田。秧苗或成株叶片受侵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可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东北穗瘟的侵染源是来自叶瘟。空中浮游孢子垂直分布以lm左右的高度最多,10.5m以上很少;水平传播距离以10m范围内

7、最多,10m以外开始减少,76m以外便极少。较大的风力更有助于扩大传播范围。  水稻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种植感病品种、施用氮肥过多过晚发病重,若7月中、下旬阴雨连绵,雨日多,形成低温、高湿,光照少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四 综合防治    稻瘟病是以气流传播为主的病害。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与药剂防治为主。  1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各地可根据当地生育期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抗病品种种植多年也会丧失品种抗病性,最好不用单一品种,可以用2-3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或轮换种植。  2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抗病

8、性:要多施基肥,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过多、过迟,合理浅灌,分蘖末期进行排水晒由。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有助于水稻生育与提高抗病性。  3 田间调查与防治时期:一般在7月初,每逢降雨后到感病品种的高肥田、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