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

ID:21685384

大小:48.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摘要:2014年底,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济南出席相关活动时透露,全国人大正在研宄新闻传播立法,新闻法治化将提上日程。2015年两会期间,又有代表提出要设立《新闻法》。我国从1980年首次提出新闻立法,至今新闻法却迟迟没有出台。如今国家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和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新闻传播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新闻法》的出台。本文主要探讨新闻立法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及立法过程中

2、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国新闻立法及相关问题。关键词:新闻立法;必要性;紧迫性;困境中图分类号:D9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27-02一、新闻立法时代背景我国在1980年全国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有代表提出“新闻立法”的议案,1984年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新闻立法工作开始启动,直到现在,新闻方面的专门立法仍迟迟没有出台。目前,我国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宄等现象。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研宄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依法

3、治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趋势加强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给新闻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突出问题。新媒体发言随时随地,吸引眼球;传统媒体管制严格,逐渐黯淡。一样传播两个尺度,这让传统媒体常感叹“带着镣铐跳舞”、感慨环境不公。目前我国现有的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产业的发展。而《新闻法》的出

4、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早在封建时期,秦朝继受了先秦时期的言禁法令,在商鞅变法时期颁布了《挟书令》《焚书令》,并制造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朝制定的其他不当言论罪因被后世所继承而成为中国言禁制度的源头。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新闻传播法始于清末,如1906年的《大清印刷物专律》和1908年的《大清报律》。辛亥革命后,一些新闻法律法规出台,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闻立法工作更是迫在眉睫。后又因种种原因,新闻法至今尚未出台。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一年,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再次提及新闻立

5、法,学界和业界又开始热烈讨论新闻立法工作,新闻立法工作重新进入人们视线并被提上日程。二、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全球视角看我国新闻法在世界上一般分有两大法系,即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海洋法系起源于英国,英国从半原始状态迅速进入封建状态,后又进入资本主义状态。半原始状态时候的公民权利虽没有被明文规定下来,但是作为一种意识被保留下来,虽不成文,但被公认。随着英国向外扩张海外殖民地,这一法律体系被其传到世界各国。所以该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是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习惯就是法律,有人违背就要受到惩罚;案例法意思就是某一案例被

6、审理,下次同一案件仍然按照这一案件的原则审理。实行这种法律体系的主要是英美。该法系第一不符合我国人民历来的思想观念,同时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违法违规案件的不断增多,笔者认为难以适用于我国。然而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截然不同,大陆法系起源于古罗马,其理念是必须有成文的法律来规定和解决相关问题。很明显,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思想观念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成文的新闻法。而且,全世界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有少数国家没有,其中就包括我国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倒逼法治的不完善,势必使新闻领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7、纵观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国家加大新旧媒体的融合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普及,网民、自媒体人快速膨胀。行业内“有偿新闻”、“有偿不新闻”、“煽情新闻”等乱象丛生,各种违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缺少新闻法,对这些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管控和治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新闻条例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只能被动的应对和处置。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为时过晚,不利于整个新闻行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坚持党管媒体,媒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就决定了新闻报道一方面受着政治力量影响,一方面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干预,同时受众地位的

8、变化使得媒体不得不考虑受众需求,三方力量都在博弈。一个电话一个指示,就可以毙掉精心准备多时的稿件;党的主管部门可以对新闻单位随意发号施令而不留任何证据。而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发展,不乏一些媒体人,也会把新闻报道当作利益交换的工具,随时把手上掌握的内部信息拿来做交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偿新闻时有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