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病例

嗜铬细胞瘤病例

ID:21877462

大小:3.6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20

嗜铬细胞瘤病例_第1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_第2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_第3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_第4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嗜铬细胞瘤病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嗜铬细胞瘤病例复习病例分享患者男性,45岁,已婚,因“腹胀、乏力三天,加重伴黑朦、心悸8小时”于2015年5月23日收入我院内分泌科。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三天无诱因下出现腹胀明显,纳差,伴有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每日解大便量较少,有肛门排气。入院前一天患者早餐及中餐均服用格列吡嗪(具体剂型及剂量不详)1片,约入院前8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悸,眼前发黑,乏力出汗明显,且言语有异常。家人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测随机血糖2.2mmol/L,先后予50%GS共约100m静推,10%GS维持静滴后血糖平稳,查腹部立卧位平片示肠梗阻。转至我院急诊,测随机血糖1.

2、68mmol/L,血钾2.7mmol/L,继续予50%GS静推联合10%GS静滴,复查腹部立卧位平片示肠胀气明显,床边B超示右肾上腺占位可能。请普外科会诊,建议纠正低血钾、低血糖,考虑肠胀气为肠麻痹所致,予甘油灌肠剂灌肠处理后,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约4-5年,最高血压220/100mmHg,平素服用非洛地平2.5mgQd联合缬沙坦分散片1#QD(具体剂量不详),自诉血压控制可,在140/90mmHg左右。患者发现血糖升高约2年,测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未测。平素服用格列吡嗪(具体剂型及剂量不详)1片早餐前。查体:心肺腹均

3、阴性,未见异常体征。初步诊断:1.低血糖症2.低钾血症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2型糖尿病该患者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B超肾上腺占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醛固酮瘤一般较小,而该患者B超显示肾上腺占位直径约6cm,需行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进一步明确患者无满月脸、水牛背等库欣病容,不支持Cushing综合征需行尿VMA,24小时尿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代谢产物、血儿茶酚胺进一步明确相关检查肾上腺增强CT示右侧肾上腺区占位,大小约66*70*62mm,边界尚光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145-150/97-100mm

4、Hg24小时尿肾上腺素232.52ug/24h,尿去甲肾上腺素320ug/24h,尿多巴胺201.78ug/24h;血肾上腺素584.33pg/ml,去甲肾上腺素2379pg/ml,多巴胺18.67pg/ml;立位醛固酮3436pg/ml,肾素活性3.08ng/ml/h,血管紧张素I10.54ng/ml,血管紧张素II482.98pg/ml。综合上述检查:考虑患者嗜铬细胞瘤可能大。该患者2015-6-10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手术病理:(右肾上腺)考虑嗜铬细胞瘤。免疫组化检查结果:CD56、CgA、Mel-A、S-100、Ki671%阳性;CK

5、阴性。结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起源于嗜铬细胞(chromaffincell)。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胚胎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要见于分叉处的主动脉旁器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因的0.5~1%。90%以上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因为本病发作时有引起急症意外的危险,加

6、之尚有一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故应及早诊治。但由于患者常呈间歇性发作,给某些实验及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在检查方法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嗜铬细胞瘤总结有5个10%10%肾外10%恶性10%双侧10%没有高血压10%遗传有临床实验显示最多可至25%病理改变嗜铬细胞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肿瘤切而呈棕黄色,血管丰富,间质很少,常有出血。肿瘤细胞较大,为不规则多角形,胞浆中颗粒较多;细胞可被铬盐染色,因此称为嗜铬为细胞瘤。据统计,80%~90%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嗜铬质细胞,其中90%左右为单侧单个病变。多发肿瘤,包括发生于双侧肾上腺者,约占10%。起源肾上腺

7、以外的嗜铬细胞瘤约占10%;国内此项统计结果稍高一些。恶性嗜铬细胞瘤约占5%~10%,可造成淋巴结、肝、骨、肺等转移。少数嗜铬细胞瘤可同时有多发性皮下神经纤维瘤,其中大约25%与Hippel-Lindau综合征联锁。嗜铬细胞瘤也是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主要病变。MENⅡ发病呈家族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嗜铬细胞瘤发病的5%~10%;对于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尤其应当警惕MENⅡ的存在。嗜铬细胞瘤能自主分泌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如α和β受体,影响相应的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

8、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所有病理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