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

ID:42809034

大小:1.0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9-23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_第1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_第2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_第3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_第4页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例报告术前访视9月18日女,37岁,170cm,55kg。去年11月当地县医院就诊,服用"拜阿司匹林,卡托普利"今年8月18日市医院心脏科就诊,服用"拜阿司匹林0.1qN,卡托普利,安搏维,卡维地络",8月25日“头痛,心悸加重”,CT"腹膜后肿块"。8月25日,以“胸闷,心悸,头晕十余天”入我院十七病区,转科诊断:1.高血压2级2.嗜铬细胞瘤。以“发现腹膜后肿块9天"9月3日转入我院普外科。查体:体检无特殊。化验单:Hb135,TT15.5(低)CT:后腹膜肿块,拟异位嗜铬细胞瘤,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

2、9月9日麻醉科会诊:建议每日500-1000ml胶体扩容,应用酚卞明等α受体拮抗剂。术前访视南京市第一医院检查结果:尿VMA/cr(香草扁桃酸/肌酐)HVA/cr(高香草酸/肌酐)E(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116.85μg/24h(<90)DOP(多巴胺)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南京市第一医院检查结果:血PRA(血浆肾素活性-立,卧位):立0.07ng/ml/h(0.93-6.56)AT-I,II(立,卧位)cortisol(皮质醇)(卧位)ALD(醛固酮)(立,卧位)血清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2

3、0.45ng/ml(<6.3)每日测BP6,14,20:00,头痛时有发生。ECG:II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心:室间隔增厚。外科准备。术前访视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以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主的综合征候群,严重时并发高血压危象、休克、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心室纤颤、心肌梗死等。概述嗜铬细胞分泌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包括多巴胺(dopamine,D),肾上腺素(adrenalineA,epinephrineE),

4、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正常肾上腺髓质CA分泌量,依大小分别为E>NE>D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时可分泌NE和E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只分泌E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只分泌NE嗜铬细胞瘤分泌的主要激素舒血管肠肽、P物质—面部潮红鸦片肽、生长抑素—便秘舒血管肠肽、血清素、胃动素—腹泻神经肽Y—血管收缩、面色苍白舒血管肠肽、肾上腺髓质素—低血压、休克嗜铬细胞瘤分泌的其他多肽激素及其作用去甲肾上腺素能优势(noradrenalineadvantage)肾上腺素能优势(a

5、drenalineadvantage)两者作用相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嗜铬细胞瘤80%~90%位于肾上腺80%以上为单侧腺瘤;双侧腺瘤约为10%单侧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外腺瘤约为10%90%为良性,恶性约10%病理腹主动脉旁(约10%~15%)、肾门、肾上极、肝门区、肝-下腔静脉之间、胰头部、髂窝或附近、血管旁(直肠后、卵巢、膀胱内)胸腔后纵膈、左右腰椎旁间隙、腹腔神经丛颈部、颅内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一)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发生率占高血压的0.1%(儿童高血压中比例增高)1.阵发性高血压型本病特征性表现,发生率

6、约45%,平时血压正常。发作时(以分泌NA为主者)BP:200~300mmHg/130~180mmHg重要症状: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其他表现:恐惧、恶心、呕吐、胸闷、胸痛或腹痛、视力模糊,重者心衰、肺水肿、脑溢血等一、心血管系统表现临床表现发作终止后迷走神经兴奋:两颊皮肤潮红、全身发热、流涎、瞳孔缩小等发作时间:数秒钟或数分钟,1~2小时至数十小时发作频率:数月一次或一日数次。发作渐频、时间渐频趋势。最终可成持续性高血压诱因:精神刺激、弯腰、排便、排尿、触摸腹部,按压肿块、麻醉诱导期、药

7、物(组胺、胍乙啶、胰升血糖素、胃复安、三环类抗抑郁药)等2.持续性高血压 约50%特点: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有以下情况要考虑嗜铬细胞瘤:常用降压药:神经节阻断剂(胍乙啶)、利血平、肼苯哒嗪等效果不佳,而硝普钠、-受体阻断剂有效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如出汗、心动过速高代谢状况如低热、体重下降、一过性高血糖直立性低血压伴心动过缓(长期过量CA,血容量不足、交感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降低)肿瘤骤然出血、坏死,CA释放骤减或停止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衰,致心排出量锐减过度分泌肾上腺素兴奋β2-受体,周围血管扩

8、张血管强烈收缩,组织缺氧,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分泌舒血管肠肽、肾上腺髓质素致血压下降血压大幅波动,极高血压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中枢(二)低血压、休克或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三)心脏表现儿茶酚胺性心肌病伴心律失常,或心肌退行性变、坏死;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衰基础代谢率增高:氧耗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发作时体温可上升1~2OC血糖升高:儿茶酚胺为升糖激素,可加速肝糖原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