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

ID:21953163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_第1页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_第2页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_第3页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_第4页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施工索赔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摘要】:根据f•浇带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将其进行了分炎就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作了初步论述,总结Y后浇带施工流程屮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I;•浇带,设计,施工Designandconstructionofhousingconstructionconcretepost-caststrip,translatedinto[Abstract]Post-caststripaccordingtothef

2、eaturesofdifferentemphasistotheclassification,itis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afterconcretepouringbeltindesignandconstructionissuesarediscussed,summedupthelatterpouringbeltspecificrequirementsintheconstructionprocessandconstructionpointsforattention,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o

3、fengineering.[Keyword]Housingconstruction,translatedintoAfterpouringintoThedesignoftheTheconstructionofthe目录弓IW1—、后浇带法的设计1二、后浇带法的施工2三、后浇带施工流程屮的一些具体要求4四、£;浇带施工注意事项5结论8姗语9参考文献10引言按P浇带功能的侧重点不M,吋将其分为三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硅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硅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

4、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屮已广泛应用,本文就其设计和施工方而的问题作一初步的阐述。一、后浇带法的设计1)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十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吋,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问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仲缩缝最大间跑不宜超过浞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而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A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Y防震缝吋,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

5、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PJ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耍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M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浞凝土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宥一些结构设计者将盾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來的看法是错误的,

6、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2)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争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仲缩缝最大间跑,血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但成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AS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放设置在结构温度成力集中部位,并极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十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账率提出明确要求。3)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问是设置永久变形

7、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M土质较好或采用桩基时,高M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体: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时,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问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当高层建筑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时,高M建筑的基础埔深一般应大丁•裙房基础埔深至

8、少2米,不满足此耍求吋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釆取吋靠措施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发生相互倾斜。当某工程,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纯地下车库一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