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

ID:2215301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策研究:G807文献标识:A:1009-9328(2011)11-000-02  摘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向,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对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阳光体育环境下开展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阳光体育对策  一、概述  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青少年特别是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近视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在2006年全国首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时提出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其主要目的

2、是针对目前全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在下降的情况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执行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阳光体育强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阳光体育主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适宜的体育活动空间,保障学生有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并做到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内容丰富,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科学、和谐的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思想、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需要,

3、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探究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要求全国各所学校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即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10个小时,中小学生不能少于9小时,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  学校体育与阳光体育二者并不矛盾。

4、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成长,但阳光体育具有时间限制,有量化标准。二者的实现途径是一致的,都依托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但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更关注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更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二者的要求也是一致的,都是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并不矛盾,二者工作的开展是互相促进的。  三、阳光体育语境下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对策  (一)政府与学校的主导是根本保证  1.营造校园体育氛围,促进阳光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学校应通过阳光体

5、育启动仪式、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集会、广播、墙报、有线电视、体育名言等途径,在全校掀起全体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2.加强政策引领,加大制度支撑。“健康第一”落实不力的症结之一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缺乏刚性,导致学校体育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导致学校在学生锻炼问题上偷工减料,因此,必须从机制上寻求突破,通过改革评价机制、招生政策来促进每天体育一小时工作的落实,实行“三否决,一追究”的制度。引导学校把学生“健康第一”这一冰点变成热点。  3.加强场地器材建设,是落实阳光体育、促进

6、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学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7-10平方米,这一标准在许多学校被打了折扣,而一些学校原有的体育场地也不断被挪作它用。在经费投入上,应创新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思路,以政府主导、拓宽渠道、多元筹措的方式,协调统筹有关的社会资金与资助。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阳光体育、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人才保障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关键。阳光体育的开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足够,分布合理,质量合格。多维视角来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7、,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体育工作的质量。  5.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是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有利保障。民间流传的很多体育活动项目,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具有简单易行、娱乐氛围良好、锻炼效果明显,并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特点。如跳皮筋、跳方格、打口袋、踢毽球等,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大课间真正活跃起来。这种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活跃校园气氛,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  6.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