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到“学”的距离

从“疑”到“学”的距离

ID:2239350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从“疑”到“学”的距离_第1页
从“疑”到“学”的距离_第2页
从“疑”到“学”的距离_第3页
从“疑”到“学”的距离_第4页
从“疑”到“学”的距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疑”到“学”的距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疑”到“学”的距离>>edu.5151doc.教育资源库从“疑”到“学”的距离”从“疑”到“学”的距离上海市奉贤区肖塘幼儿园陆花英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天空、泥土、飞鸟,甚至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追问的对象。他们的小脑袋里不时会冒出一个个“为什么”,有的问题也许显得幼稚可笑,有的问题也许缺乏逻辑,如果此时,因为孩子的问题缺乏价值而对孩子的提问听而不闻,漠然处置,或束手无策,蜻蜓点水,甚至嘲笑、不耐烦。殊不知正是这些“什么”和“为什么”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

2、通往天才的道路。牛顿不也是提出“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滑稽的问题而发现万有引力的吗?在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中,孩子的求知欲在一点点的消磨,孩子不再提问了,等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灵动的孩子已对周围的一切见怪不怪,习已为常时,天才也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提问,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回应他们,并不断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孩子的智慧之源,永不枯竭。一、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发问题罗杰斯说:“我知道我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我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一个能够促使幼儿学习的环境,是一个能引发幼儿思考的环境,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成问题。在物的提供上要丰富多样

3、,开放自然,并动态呈现,要随着孩子的兴趣需要和教育需要相适应的适宜变化,投放的材料要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同时,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关注环境变化,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才能发现问题。在精神环境上,师幼间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师不断支持幼儿,鼓励幼儿。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的在来园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自由活动中,乐于参与;在户外活动中善于捕捉;在区域活动中尽情摆弄操作;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敢于提出质疑;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孩子们在动态丰富、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在民主向上、和谐的氛围才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他们的眼更亮,耳更聪,思维更活跃,“什么”和“为什么”也就随即而出了

4、。二、依据幼儿特点,保护问题意识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我们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仅要满足孩子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求知欲。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们不能领悟亢长的解释,如果我们试图面面俱到详尽无遗地解答孩子的问题,势必不能帮助孩子学到知识,消除困惑,反而慢慢地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当孩子问:“月亮上有什么?”如果你详细的告诉孩子月球上有山脉、盆地……等一系列的科学术语的话,对孩子来说倒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从儿童心理角度出发,还不如用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的传说来回答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要回答幼儿的问题更要具备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特殊机智。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天忽然暗

5、了下来,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一个个炸雷在天空翻滚。有几个孩子吓得惊叫起来,并跑到我的身边:“老师,老师我怕,我怕,为什么要打雷呢?”看到孩子惊恐的样子,我忙安慰道:“别怕,是雷公公在打鼓呢。”“雷公公在打鼓,他在天上吗?他不怕雨淋湿了吗?”听了我的回答,孩子们显然忘记了害怕,激起了好奇。幼儿的思维活动是与其日常积累的经验表象直接相关,他们的思维活动具有单向、线性的特点,原有的经验水平会直接影响其认知质量。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了解幼儿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巧妙引导幼儿,自然过渡到已有的经验。在带小班的幼儿捡落叶时,有个孩子边捡边冒出问题: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如果我直接告诉他们是因为秋天到了

6、,水分减少了,树叶就掉下来的话,对小班的孩子来说难以理解水分与叶子掉下来的关系。于是,我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天天说:“天冷了,树叶冷了,就落下来了。”杰杰说:“冬天了,树叶累了,要到地上休息了。”洋洋说:“是风吹的,风一吹,树叶就落下来。小凤说:“树叶生病了,就落下来。”看,树叶落下来在不同的孩子们的眼里有不同的见解,他们的回答更具有人情味,这些都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树叶落下来跟季节变化有关,我及时加以肯定,更激起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因此对待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禁锢。三、设置问题情景,激活幼儿思维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

7、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景”。问题情景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人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形成寻找问题答案的心向。1.让幼儿在问题中发现问题来形成问题情境。在开展主题活动十二生肖中,班内的三十几个幼儿有的属虎,有的属兔子,他们通过交流后,知道属虎的都是七岁,属兔的是六岁。这时老师就提出:“是不是同一生肖的人年龄相同的?”孩子们带着猜测到幼儿园、家里向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