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刑事和解

浅议刑事和解

ID:22432360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浅议刑事和解_第1页
浅议刑事和解_第2页
浅议刑事和解_第3页
浅议刑事和解_第4页
浅议刑事和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刑事和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刑事和解【摘要】2013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其中专门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这是我国对刑事和解制度正式立法。刑事和解,有利于及时修复被破坏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让受害人遭受的损害及时得到弥补,并使加害人自我改过、重新融入社会,使国家、加害人、受害人的利益得以均衡。【关键词】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审查起诉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涵义国外的刑事和解,又称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或者被害人与加害人会议,或者当事人调停或者恢复正义协商,基本内涵是指:在加害人实施犯罪之后,经过调停

2、人的帮助和协调,使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直接商谈并促使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秩序,及时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和损失,以及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谐的社会关系。[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笔者理解的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处于中立地位的组织或个人让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双方就案件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协议,司法机关对和解协议进行调查核实,针对案件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刑事诉

3、讼活动。近年来,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司法改革要求,公检法机关顺应时代要求,贯彻落实宽严相继刑事政策,不断探索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刑事案件工作的方式方法,这些探索及时、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刑事和解的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适用刑事和解公诉案件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这是对刑事和解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心态的要求,“真诚悔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诚心诚意认罪并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4、同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真诚悔过,恳请得到被害人的谅解。真诚悔罪显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识错误的积极心态,相当程度上可以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已降低或者消除。(二)给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这是对刑事和解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客观行为的要求,也是当事人双方和解的实质内容。赔偿损失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因自己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进行弥补和赔偿。赔礼道歉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因自己的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伤

5、害进行心理安慰、精神抚慰。在刑事和解案件中,一定要保证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实得到维护和实现,保证被害人的损失和伤害得到弥补,这也是法律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三)取得被害人谅解,这是刑事和解案件达成和解的关键条件。被害人谅解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做出同意和解的明确的意思表示。(四)被害人自愿和解,被害人自愿和解是达成刑事和解基础条件,只有被害人在自愿的情形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才有效,否则达成的和解协议就是无效的。这里的自愿和解

6、是指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不受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并且在已经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础上,完全基于本人的意愿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和解。从以上四方面刑事和解案件的条件可以看出,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和解必须在平等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和解程序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自愿提起并选择确认,和解协议的内容由双方商议得出,同时协议应及时履行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义务应及时履行。当然当事人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7、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审查起诉阶段对刑事和解案件的处理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公诉机关应当认真听取协议双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意见,针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重点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公诉机关审查过程中,要着重审查和解协议是否存在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情形,如果存在任何一方采取暴力、胁迫欺骗等方式使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基础上和解的,应当认定该和解协议无效;同时还要对和解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

8、,审查和解协议的内容是否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协议过程中是否对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不应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处理,在我国,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追诉权,和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无权就公诉案件的刑事责任进行和解只能就自身权利范围内的民事权利事项达成和解,对于涉及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等事项无权自行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公诉案件,公诉机关可以分别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