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

ID:22505349

大小:5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H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在对这项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对我市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希望对我市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起到有益的借鉴。新形势下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富民,难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仅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我市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

2、业尚位,带动就业人数近20万之巨,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工强农弱的基本市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缺少工资性收入,我市目前仍有320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待就业,他们大多是位于山区的贫闲人

3、_

4、。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耍,也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人劳局积极贯彻市委的决策,把有序组织农民进城入企,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工作的重屮之重,从完善服务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全面服

5、务。去年,我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一流机构、一流人员、一流设施、一流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门机构。今年,我们又挂牌成立了“就业服务管理局”,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20个镇(办)“农村劳动力求职服务中心”、291个村级服务站和2824个服务组,构成了我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平台。去年,我们采取全面求职登记,免费技能培训,广挖用工信息,义务推荐就业等工作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442人,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又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50人,这些数字有力的证明了市委、市

6、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三个集中"的科学性。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二元”体制,以及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仍然遇到政策、观念等方面的阻力。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部分群众还存在“恋土恋家”思想,外出务工的意识淡薄。去年,我们与XXX劳动部门一次签定了500人的就业协议,“免费职介、全免路费、跟踪服务、优厚待遇”没能吸引广大群众的目光,首批仅有78人报名,赴xx的只有38人。我市在劳务输出的数量上根本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二是促进农民进城的有关政

7、策和配套措施还不健全,农民转移有顾虑。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农民转移就业后的居住生活、户籍管理、社会待遇、子女入学等。农民转移后有关土地承包等问题,也是他们担心的重要内容。三是农民工素质偏低,就业难度大。具体操作屮,我们遇到虽有大量技术性岗位,却缺乏技工人才上岗的怪现象。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的稳定性不强,普遍存在农民外出从业后吋间短、变化快、回流多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数农民是因为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无法在城里扎根。四是本地城镇就业岗位接近饱和,就业W位竞争激烈。我市大多工业企业发展已趋于稳定,固定工多,而且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

8、,加上国有、集体企业转轨改制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大量过剩劳动力,使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使更多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借鉴发达地区工作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认为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舆论氛围。针对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恋土恋家,“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我们应该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引导农民冲破传统思想束缚,改变生存观念,强化求新求变求富的意识,树立走出土地创大业、跳出农村谋发展的新的就业观。通过召开致富能手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

9、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典型,传播农民闯市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坚定农民进城创业就业的信心,增强广大农民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良好的创业就业和生活环境,是保证农民“走得出、留得住”的前提,我们应该打造农民进城的“绿色通道”。首先要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进城“门槛”,扫除农民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规定进城农民的就学、就医、居住、子女入托与市民同等对待,凡实现转移就业的,按照城镇参保办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同样

10、社会保障待遇;二是要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违反用工合同的行为,把解决进城农民关心的工资发放、安全保障、社会治安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稳定工作的一个重点,切实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