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

ID:22515880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_第1页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_第2页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_第3页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_第4页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田地质基础概论考试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试时间: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简答题5、论述题6、综合分析(图形判读)题11月7曰(第八周周五)第二大节第一章1、石油:石油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液态烃,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H;次要元素:O、S、N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分:油质、胶质、浙青质、碳质分类:高硫石油>2%;含硫石油0.5-2%;低硫石油<0.5%(含硫量低为优质石油)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这种特性称为石油的荧光性,它的发光性取决于石油中多环芳烃及非烃引起荧光,饱和烃则不发出荧光,这种荧光非常灵敏,溶剂

2、屮只要有十万分之一的石汕或沥青物质就可以发出荧光。因此,利用此现象可鉴别岩样中是否含有石油。2、天然气:①地下岩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②指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③自然界中一切气体均称为天然气。天然气按产状可分为:油田气、气田气、凝析气(聚集型天然气)水溶气、煤层气、固态气体水合物(分散型天然气)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无机成因气:幔源气、岩浆成因气、放射成因气、变质成因气、宇宙气、无机盐分解气有机成因气:油型气、生物气、凝析气、煤型气、混合气。混合成因气3、油田水:①指油气田区域内与油气藏有密切联系的地下水,包含非油层水和油层水。(广义)②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

3、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狭义)汕田水属于层间水(承压水)水的单位矿化度:单位油田水屮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含量。(大庆油田油田水矿化度为:6000〜8000mg/L)油㈩水苏林分类及地质意义:水型Na2SO4型NaHCO3型MgC12型CaC12型地质意义大陆冲刷环境水……地表水潜水或油m水海水深层水…油m水第二章1.油气的成因浅层说:只有沉积岩中存在有机质,故99.9%的石油分布在沉积岩内。基本观点:石汕是岩石中的生物体化合物转化而來的。深层说:实验室条件下,干酪根可以生成大量石油代表学者:蒂索和威尔特(Tissot,Wellt)基本观点:石油是岩石中的干酪根生成的

4、。2.油气生成机理干酪根:又名生油质,英文为Kerrogen定义.•沉积层屮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及非极性有机质溶剂的分散有机质。分类:干酪根(I型)主要生成石油以及极少量天然气,来自藻类沉积物,也可能是各种有机质被细菌改造而成干酪根(II型)主要生成石油和天然气,來源于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干酪根(III型)主要生成天然气及极少量石油,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研宄干酪根的意义:根据其类型,可以判断是开采汕,还是气,确定主要勘探方肉。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生物化学生气阶段0——1500m<60°C生物甲烷气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500〜3500m60〜180°C石油+湿气热裂解生凝

5、析气阶段3500〜6000ml80〜250°C凝析气深部高温生气阶段>6000m250°C干气3.生油层及其特征(1)、岩性特征①、粒度特征(细粒的岩性)②、颜色特征;③、富含生物化石或有机质(2)、岩相古地理特征(形成环境)①、湖相一一半深湖〜深湖相为主要的油源相带②、海相一一浅海相、潮间低能相带、朝K低能相带的;碳酸盐岩、泥岩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③、海陆过渡相一一三角洲相屮的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亚相)生油岩(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并能排除聚集成商业性油气藏的岩石。生油层: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生汕层评价标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6、、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转化指鉍、油源对t匕、氧化还原环境指标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下入射光经镜质体反射产生反射光光强与入射光光强比值。意义:作为有机质成熟指标的判据。第三章1.储集层概述储集层定义:能够储集和滲透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储集层的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渗透性主要为砂岩、砾岩、石灰岩、白云岩、礁灰岩等,其次为火山岩、泥质岩、变质岩等孔隙度概念: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乂名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指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地层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渗透性概念:在一定压差下,岩石能使流体

7、通过的能力。渗透性的好坏一一滲透率:在单位时间N,通过岩心的流体体积与岩心两端压差及岩心横截面积成正比,与流体粘度以及岩心度成反比。绝对渗透率: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吋,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行效渗透率(相渗透率)概念: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力石对其中每种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在碎屑岩储集层中,渗透率正比于孔隙度,而在碳酸盐储集层中二者无统计规律。2.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系统中的膨大部分喉道:连通孔隙的细小部分孔隙结构:指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