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

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

ID:225224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5

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_第1页
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_第2页
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唐书杜甫传试题答案及参考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7题(3小题,9分)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1)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后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

2、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延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2)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杵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

3、亲人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杵,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而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新唐书·杜甫传》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绪:残余的。B.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客:招纳门客C.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录:任用采纳D.外若不为杵,中衔之衔:怀恨。6.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

4、能表现杜甫“忠君”的一组是()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③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杵圣心④甫见之,或时不巾,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⑤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忘君A.②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②③7.对《杜甫传》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以至于没能中举,一生悲剧由此而来。B.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问和生活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C.由于杜甫性格旷放,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飘

5、流到南方。D.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表示了完全的赞许。8.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3分)(2)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3分)(一)5.答案:A(绪业,前人留下来的事业。)6.答案:A7.答案:B8.(1)等到杜审言,因文章出众而在中宗时显贵。(2)希望陛下能够舍小取大,因此冒死上疏。新唐书杜甫传参考译文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困在长安。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

6、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丅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部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后来杜甫逃到凤翔拜谒圣上,被任命

7、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瑁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官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杜甫谢罪说:“宰相张镐的儿子张琯,自幼便树立了一个理想,便是成为纯儒(也就是纯粹的儒者,也可以理解为儒家的大学者),那时他就拥有一个大臣应有的得体风范。使人议论许琯的才干可担任三公之位,陛下果然委任他并以他为宰相,我看他深切顾念主上的忧心之事,大义表现在神色上,然而,性情傲慢。十分酷爱弹琴,延兰委身托付房琯门下,贫穷疾病,昏

8、聩年老,依仗势力胡作非为,房琯爱惜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