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ID:2265611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_第1页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_第2页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_第3页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_第4页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关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教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依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教师与高校之间隐性的契约关系,对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中介作用。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一)心理契约的定义  心理契约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组织心理学家ChrisArgyris提出的。随后,Levinson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关系双方并未意识到的、却统摄双方关系的相互期望。Levinson的概念强调了心理契约双向性以及其内隐和期望。组织心理学家Schein在两者

2、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在组织行为研究中的意义,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的一种隐性的、未书面化的期望。  20世纪80年代,Rousseau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信念,强调其形成是单向的、个体的。目前,心理契约的定义尚无定论,但是学术界对其有基本共识,即心理契约是组织与个体之间不成文的、内隐的相互期望的总和。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就是民办高校组织与教师之间的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心理期望和理解。  (二)心理契约的维度及特点  目前对心理契约结构,学术界常见的划

3、分方式是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二维结构说最早是由Mac-Neil提出的,他认为组织与员工间的契约关系可划分为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种,后来此观点得到了Rousseau等人的验证。RousseauTijorimala(1996)、Lee.CTinsleyCH(1999)等人又先后提出了三维结构说,即关系成分、交易成分和团队成员成分。2002年,我国学者李原、郭德俊基于中国本土研究,提出心理契约在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和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两方面,均包含规范型、发展型、人际型三个责任维度。  在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研究中,研究者一致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包括学校责任和

4、教师责任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交易型责任、发展型责任和关系型责任三个维度。交易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教师遵守高校的管理规定并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发展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工作中自觉付出并为高校的长远利益而努力;关系型责任是指高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关怀,教师则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与经济契约不同,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内隐的、未成文的相互期望,其内容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内隐性、动态性和期望性等特点,主观性即心理契约的内容以及心理契约的实现与

5、否,与组织和个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动态性即心理契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内隐性是指心理契约是一种不成文的、隐藏在双方内心的契约。期望性是指心理契约是契约双方相互的达成一致的心理期望,是对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承诺。  二、民办高校教师需求特点  (一)主观性更强,工作自主性需求更高与公办高校采用编制内人事管理不同,民办高校人事管理采用劳动合同形式,教师与学校之间只对合同内约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负责,在这样的关系下,心理契约的主观性、随意性就更大,如果学校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契约的违背,甚至不顾违反工作纪律,出现擅自离

6、岗等极端行为。同时在这种只对劳动合同负责的关系认知下,教师对工作的自由度、自主性需求也更高。  (二)期望性明显,物质与精神需求双高从物质层面讲,民办高校教师的薪资福利水平不及公办高校,付出与得到往往不对等,物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精神层面上,作为教师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性质,在当前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不及公办高校,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精神需求和所期待的社会回报也无法满足其内心的需要。加之民办高校本身对教师精神生活的不重视,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缺乏归属感。因此民办高校教师较公办学校对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很高,物质上希望得

7、到合理的报酬,精神上更加渴望学校、社会对自身身份的尊重和认可,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也更强。  (三)更具动态性,需求差异显著公办高校与教师之间属于编制内人事关系,这种关系相对比较稳定。而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容易随时间、学校发展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导致彼此达成的心理契约更具动态性。双方的义务和职责一旦没有达到彼此的期望,就会造成心理契约的违背或破裂。学校为留住人才,往往会出台各种措施,如提高合同违约金,提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薪酬等,造成处于不同维度心理契约阶段的教师需求差异也更加显著,如心理契约处于交易型关系阶段的新教师

8、对经济利益需求更高,而发展型关系阶段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尊重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需求更加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