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ID:22714799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_第1页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_第2页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_第3页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_第4页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舒适区内,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伸长区中,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

2、严重不适,难以卒读。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重思想轻情节,除了被称为西方通俗小说之王,被拿来和金庸做对比的大仲马,他们很少拿曲折离奇的情节吊住你。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并不想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

3、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我觉得,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

4、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看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理解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升。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多去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时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三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

5、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没有升级,你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不要待在熟悉领域组成的舒适区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

6、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我就开始想,我学的是新闻学,我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乡土中国》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新闻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当时班上也有转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我并不是想换到社会学专业学习,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这个问题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

7、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君子不器对照的应该是“通识教育”,后来我才知道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近年正在兴起,我们学校也开办了通识学院,不时有自称来自通识学院的同学来旁听。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君不见,人文社科专业之间尚有些关联,理工科和文科根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最大的阅读动机之

8、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