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

ID:22730152

大小:64.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_第1页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_第2页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_第3页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_第4页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制造产业:概念、问题与发展对策一、再制造产业概念:一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解释再制造(remanufacture)是前沿学科,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1983年罗伯特(Robert)等人从技术规范上对再制造过程定义:在工厂里,通过一系列工业过程,将已报废的产品拆卸,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过再制造技术修复,使得修复处理后的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期望值达到或高于原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徐滨士院士的定义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设备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笔者拟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出发,对

2、再制造做出自己的定义。在循环经济模式中,再循环、再使用和再回收具有特定含义,而再制造不能被这三个概念所涵盖。(1)再循环(或称为资源化)是指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负产品(如煤渣、C02等)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并将无法利用的负产品输送给专门处理企业(即还原企业),由还原企业进行综合回收、分拣和加工。而再制造使用的是报废产品中的可用零部件(即“毛坯”),而不是副产品。(2)再使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生产和流通中的负产品,作为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这一含义和再循环相似。另一含义是指延长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即提高正产品的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来用意。与此相比

3、,再制造是在产品的寿命周期之外,即在报废之后继续循环使用设备的某一部分,或者经过高科技处理之后使用设备的整体。(3)再回收是指仅利用废旧产品的原材料价值,并且破坏废旧产品的物理形态的一种资源再使用方式(不是独立原则),如对废旧汽车中钢铁、塑料、玻璃等材料的回收。这意味着废旧产品的其他价值,主要包括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人力资源和设备工具的损耗,都无法得到再使用。与此相比,再制造不需破坏报废产品,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废旧产品中的能源、人力资源和设备工具价值,因此再制造在保持产品质量不输于原产品的同时还具有节能和节材作用。根据以上针对循环经济的对比分析可见,传统循环经济不能涵盖再制造。再

4、制造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理念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反复利用,基于此,笔者对再制造作如下定义: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报废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循环使用和反复利用为目的,以报废产品为毛坯,采用先进再制造成形技术(包括高新表面工程技术、数控化改造技术、快速成形技术及其他加工技术),使报废设备及其零部件恢复尺寸、形状和性能,形成再制造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基于循环经济的解释,可以认为,再制造产业是以废旧产品高科技维修为主要活动的产业。再制造出来的产品是新产品,不是旧产品,其质量与原产品相当或高于原产品。再制造产业是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排污少的产

5、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它将是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二、我国再制造产业现状和问题我国再制造产业由于起步晚、投入不够、认识不足等原因,存在长期发展滞后、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产业体系不健全、行业共性技术尚未普及以及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1.基础薄弱,产业发展长期滞后欧美发达国家,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产业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汽车、电机、机床、器械、家电、办公设备等,甚至电子元件、手机都能通过再制造技术修复再使用。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晚,从理论到实践仅20年左右时间,加上公众认识有偏见、缺乏产

6、业政策支持以及投资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再制造业基础薄弱,供给能力缺口很大,产业规模总量偏小。目前汽车再制造已实现的市场销售额不足10亿元,远远未达到应有规模状态。据测算,我国XX年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己愈250万辆,而到XX年底,再制造发动机的产量只有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再制造生产的万台,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汽车报废处理的需要。1.骨干企业少,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由于骨干企业数量少,支撑不了行业发展,导致行业整体发展缓慢,竞争力偏弱。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例。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主要集中于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和在线次品再制造两大业务领域。在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领域,经国家

7、批准开展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公司仅有两家: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动力总成分公司。虽然这两家合资企业再制造发动机的价格仅为新机的50%左右,但市场销售仍不理想。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年产5万台再制造发动机的生产规模始终开工不足。再制造的社会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骨干企业的带动功能未发挥,围绕大型骨干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2.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政策不健全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产品门类、加工设备到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