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

ID:22820605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_第1页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_第2页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_第3页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_第4页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春晚变革的文化新诉求  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具有强烈的公共性特点,在历史上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审美文化活动的“狂欢节”,具有神圣的仪式性。在“软实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对于中国而言,传统节庆文化的生产传播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危机中春晚的认同功能  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西方媒体和文化产业借助影视剧、图书、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产品,向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大肆渲染和制造了一个完美、理想、富足、文明的西方社会,由此使得这些国家传统社会中相对自主和单纯的原

2、生文化受到威胁。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主权之争近年来也风云四起。1964年,韩国已经把源自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作为韩国的国家节日。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即“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在本国的失落与在他国的受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他国与我国争夺文化遗产的文化主权之战,更是给在世界舞台上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将会带来民族记忆的丧失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危机。  1983年开始举办的

3、央视春晚,借助电视媒介的传播,成为春节若干富有仪式性的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起中华文化认同。春晚同传统的剪窗花、贴对联、贴福字、守岁、拜年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一样,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仪式感,人们在观看春晚活动的集体参与中,在节日氛围的耳濡目染中,共同感知隐藏在节日背后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1984年开始,春晚每年都会邀请两岸三地的艺人同台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晚已不是单纯的审美文化活动,而是负载了民族认同、个人认同、文化认同的一项重要的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二、多维话语交织中的春晚  在“软实力”大受推崇的今天,春晚却在即

4、将进入而立之年时遭遇了官方、民间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待遇,春晚处在了多维话语交织形成的评价系统中。  (一)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由于中国特殊的新闻传播制度,电视的首要功能依然是喉舌宣传功能。电视话语首先体现的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春晚本是中国人聚众娱乐的方式,娱乐性是其首要目的。但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并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春晚从最初意义上的娱乐活动开始越来越多地负载起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1993年引入竞标制之后,春晚就逐步变成针对过去一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庆典式的歌颂。以往是茶座式的联欢,而现在‘联欢’的主张越来越少,‘演出’

5、的成分越来越多。”[2]晚会一成不变地选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宋祖英、阎维文、殷秀梅等一批主旋律演员的难得缺席,再到主持人的串词和话语风格,都体现出春晚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特征。这可以从历届春晚的主题上看出,如2008年春晚的主题是“盛世和谐,团结奋进”,2011年的春晚融合了建党90周年、亚运会、“十二五”、感动中国等等重要内容。  正因为春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艺联欢活动,每年对春晚节目实行的审查机制也就越来越严格。决定春晚节目生存的不是观众,也不是艺术规律,而是各路“把关人”。央视作为中国最重要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宣传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重要的功

6、能,即使是在春晚这样的综艺晚会中也不例外。  (二)知识分子精英话语  在中国古代,“雅”、“俗”区别首先表现为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平民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和对抗。一般来说,精英趣味对应于雅文化,是统治阶级、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追求;而通俗、娱乐趣味则对应于俗文化,是下层平民百姓的审美取向。后世儒家进一步将“雅正”的趣味发展成为一种占据社会中心、主导地位的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中国传统美学中尚雅鄙俗的趣味之辨。很多文艺理论批评家认为“俗”的东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种观点延伸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每年春晚结束后,都会有来自社会各界

7、的批评声,精英群体的的话语总会引发格外的关注。2011年春晚之前,先是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炮轰西单女孩上春晚引起广泛争议。春晚结束后,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撰文《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在X络上引发了一场与春晚导演马东之间的口水战。作为知识精英群体的代表,马梅认为草根歌手西单女孩上春晚是走捷径,对很多学院派艺术家不公,而肖鹰对春晚的不满集中于其节目的低俗和艺术表演上的拙劣。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电视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

8、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这是很多知识分子站在精英主义立场对“春晚低俗化”进行批判的立足点。  (三)大众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