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

ID:22911891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1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_第1页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_第2页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_第3页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_第4页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同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务曲线发展非同业业务提供了机会。  3.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管制放宽  我国各类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即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监管。虽然近年银行业监管呈现趋严态势,但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业务的监管限制却有一定放宽,例如2012年10月出台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摘要:同业业务快速扩张是近年

2、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为商业银行创造不菲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可忽视的风险,商业银行及其监管层都有必要加强对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  1001-828X(2013)08-0-0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各种合作业务,可分为资金融通业务和非资金融通业务两大类。资金融通业务包括同业资金拆借、同业借款、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同业理财购销、资产回购等涉及金融机构同业间资金借贷关系的业务

3、品种。非资金融通业务合作模式也很多,主要涉及金融机构间的、服务和增信关系,如传统的结算、抵债资产处置、代销基金和保险产品、托管、联名信用卡、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以及近年在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间流行的“通道业务”等均为非资金融通业务的具体表现形式。  同业业务快速扩张是近年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跨业合作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同业资产业务往来增速超过普通贷款增速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率明显提高。央行2013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2012年末国内银行

4、业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均大幅增长,其中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资产的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26.35%、55.2%,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也较年初上升1.8%至15.13%。  但与此同时,国内银行业的风险特征也正伴随着同业业务的急剧扩张发生着深刻变化,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隐蔽性和危害性都呈现出增强趋势,近期市场“钱荒”事件和媒体披露的10亿银证合作业务中发生的诈骗事件已对同业业务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加强同业业务风险管理成为国内银行业的迫切之需。  一、国内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成因 

5、 1.来自于商业银行逐利本性和业绩考核指标压力  追逐利润最大化也是商业银行这一类特殊企业的经营目标,自商业化之后,随着金融机构队伍的壮大,国内商业银行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非同业客户业务需求下降、传统存贷业务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造成了较大压力。而另一方面,出于满足股东要求、上市、提高或维持银行外部评级、增加同业授信和筹资渠道等目的,同期不少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指标要求仍在逐年加码。实行贷款规模制约、

6、提高国内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标准、加强存贷比指标监控、严格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授信管理等银行监管要求,虽然总体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运转和货币政策的落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对商业银行业绩考核指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从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的同业业务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来自于同业业务和非同业业务的监管力度差异  由于传统观念上同业业务风险总体要低于非同业业务,相比非同业业务,国内监管方面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约束相对较宽,例如同业存款无需缴纳存款

7、准备金,同业业务不受存贷比约束,同业授信也不像非同业客户授信那样受制于单一客户贷款不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10%等客户集中度指标的约束,同业拆借或借款不受贷款规模限制,银行同业授信风险金计提标准也低于非同业客户授信。这就为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嗅觉灵敏的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曲线发展非同业业务提供了机会。  3.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管制放宽  我国各类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即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监管。虽然近年银行业监

8、管呈现趋严态势,但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业务的监管限制却有一定放宽,例如2012年10月出台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就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行政审批制改为事后备案制,并扩大了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增加了资产运用方式,取消了小集合和定向资产管理双10%的限制。此外,在金融混业趋势延续大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也呈现出逐步放开、相互渗透趋势。这就使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设计出更为灵活的产品对接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