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

ID:2291457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_第1页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_第2页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_第3页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_第4页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关于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导读:我继续说:“我有一块三角形玻璃被摔成了两块(如图),需要照原样再配一块,是不是必须把两块碎片都带到玻璃店去?”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有主张带两块的,有主张带一块的(但不能确定带哪一块)。于是我向同学们说:“回答这个理由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哪位同学学得最好,就找哪位同学帮我去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导”和“入”两个方面去刻意构思、精心设计,做到教师善“导”、学生能“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

2、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智力振奋状态。  关键词:导入情境直观  叶老曾说:“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课堂中施于“导”就是在的气氛中师生产生情感上的交融,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激励、辅助学生学习,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根据教学中所闻所感、积累与尝试,究其“导”的实质,我认为不外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温故引新,揭示新课  例如在讲授矩形时,我先出示自制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然后调整相邻两边所夹的角度,使其成为直角,从而引出矩形

3、概念,继而转入对矩形的研究。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能牢牢掌握矩形的特性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共性。  二、创设情境,诱发思维  在讲全等三角形时,上课铃声一响,我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装出焦急的样子说:“我有一件要紧的事,哪位同学帮我去办一办?”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几个平时上课不专心的“调皮匠”把手举得更高。我继续说:“我有一块三角形玻璃被摔成了两块(如图),需要照原样再配一块,是不是必须把两块碎片都带到玻璃店去?”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有主张带两块的,有主张带一块的(但不能确定带哪一块)。于是我向

4、同学们说:“回答这个理由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哪位同学学得最好,就找哪位同学帮我去配玻璃。”此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认识需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使之在思维情境中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三、巧妙安排,顺势导入  如讲“方程”一课,教师采用数学游戏“猜你心中想的数”作开始。  师: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演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看哪个先想好。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纷纷举手。  生:一个数乘以3,加上7,减去9,再减去所

5、想的数,得10。  师:你想的数是6。  教师接二连三地回答了学生的理由,学生都频频点头。简单的数学游戏,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急切想知道其中奥秘的。在学生百思不解的时候,教师指出:“奥秘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一元一次方程里面。”  四、喻事于理,新颖有趣  在讲坐标概念时,我举了电影票(17排1号)的例子。为了突出说明确定点在平面内的位置必须有一对实数、这一对实数必须有序,我这样讲道:“如果文娱委员时,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将你票

6、中的‘17排’或‘1号’污掉了,你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如果有‘17排1号’和‘1排17号’两张票供你选择,你愿要哪一张?”这样,枯燥的概念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在由衷的笑声中加深了对坐标概念的认识。  五、揭示矛盾,引起悬念  例如在讲无理数概念时,先提出如下理由: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为边,作一个正方形(如图),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平方厘米。)它的边长BD是多少呢?  当学生设BD的长为x,列出x2=2时,教师继续提问:在以前学过的有理数中,有没有平方等于2的数呢?从而说明仅有有理数远远不

7、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样,引入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了。  六、实物演示,加强直观  例如,引进垂线概念时,教师用两个硬板条,中间穿一个大头针,一边旋转教具,一边提问学生: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从而引出了定义。又如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教师先做一个纸框三角形(△ABC)的模型,用图钉固定在小黑板上,旁边再画一个三角形(△A`B`C`)与模型三角形全等,模型三角形取下后,小黑板上仍留下画好的△ABC,再把模型放在△A`B`C`上,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对应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是否都重合

8、,然后再由学生给全等三角形下定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时、有利、巧妙的导入是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授之以鱼可饱食一餐,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益”,由此可见,科学地、巧妙地、合理地“导入”,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