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艺术举隅

提问艺术举隅

ID:38026433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提问艺术举隅_第1页
提问艺术举隅_第2页
提问艺术举隅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问艺术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问艺术举隅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个称职的教师,就必须具有高深的学问,懂得教育的规律,又必须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那么就能把课上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使之成为艺术。现就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提问技巧,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举隅说明。1.疏理式提问这种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重难点出发,揭示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课文的关键,促进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教例】鲁迅先生的小说《药》,要求学生通过人物、情节、环境去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深刻主题以及作者的艺术技巧,

2、提高小说鉴赏的能力。为此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⑴作品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夏瑜还是康大叔?⑵康大叔是什么人?为何人们都对他恭恭敬敬?文中黑衣人和他是否是一个人?⑶夏四奶奶既感到儿子是“冤枉”的,为什么上坟时又感到“羞愧”和“踌躇”?她的政治态度究竟怎样?⑷小说为何以“药”为题?“华”、“夏”两家的姓氏有何含义?这几个问题是课文要解决的重难点,可以促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这种提问即可作为阅读后的课文梳理,又可作为开课前的“思考预习”,为课堂教学作准备。2.揭疑式提问学生阅读往往一扫而过,因而往往领略不到文章的

3、妙处,理解就肤浅,揭疑式提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生疑”。当学生学习时,似乎没有问题时,教师就采用揭疑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例】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学生阅读时,往往对题目一扫而过,不予深究,然而这个题目正揭示了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也是解读此文的一把钥匙,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可设计以下提问:纪念的目的是为了不忘却,那么题目中“为了忘却”与“纪念”是否矛盾?如何理解“为了忘却”与“纪念”的含义?【教例】《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

4、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些提问不仅能促使学生去琢磨,发掘文中蕴涵的内容,理解作者用词的意图,同时也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3.迂回式提问迂回式提问,也叫曲问。欲问此,先从彼开始问,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回答曲问时,其思维流程也要“转一个弯”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比直问更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教例】问曲答直。《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对“且”字的解释,不用直问“‘且’是什么意思”,而改用曲问:“愚公多大年纪了?”生答:“快九十岁了

5、。”“这个‘快’从何而知?”生答:“‘且’”。【教例】问误答正。对鲁迅小说《药》主人公的理解,教师发问:有人认为小说中写的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药》这篇小说华老栓写的最多,他是否就是主人公。你同意吗?为什么?通过提问、讨论,大家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是以作品中写多少来决定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夏瑜而不是华老栓。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看法,让学生通过思辨、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教例】问虚答实。鲁迅在小说《药》的坟场一节中,写到华大妈看到的夏瑜的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块的

6、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自称:“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那么,“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4.辐射式提问这种提问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然后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各个击破,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挈领全局,攻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提问技巧,对于学习层次较低的班级,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教例】鲁迅小说《药》,它揭示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

7、点这一严肃的主题,为了弄清这个主题,教师可设计若干小问题:⑴刑场一节的环境描写,揭示了哪一个时代的特征?⑵夏瑜的“血”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⑶小说明写华家,暗写夏家,构成小说明暗两条线索,最后在坟场交汇,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⑷文章的主题该如何归纳?5.创造式提问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教例】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

8、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6.比较式提问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在教学中往往运用对比、类比、分析异同等方法提出问题,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